[发明专利]一种急救心肺复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080.6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益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145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复苏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急救心肺复苏装置,它包括心肺复苏球、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器、电源单元、显示单元、按压控制单元和呼吸管路,按压控制单元的按压臂通过人手按压方式设置在心肺复苏球的两侧,感应控制器、电源单元、显示单元和按压控制单元分别与主控制单元互相通讯连接,心肺复苏球的输出端与呼吸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呼吸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呼吸面罩,感应控制器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呼吸管路的输出端;免去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医疗风险,使心肺复苏球抢救更有效,避免人为失误威胁病患生命,通过控制按压控制单元动作的快慢准确有效的区分儿童和成人,抢救更有针对性,安装拆卸方便,易上手,兼备呼吸机的供氧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心肺复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辅助使用的急救心肺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球主要用于急救心肺复苏和一般人工呼吸时使用,使病人在苏醒前的短期内保持通气。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作气管插管时,可按压心肺复苏球的球囊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心肺复苏球是进行人工呼吸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相比,具有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和易于携带的特点,可随意调节,有无压缩氧气源的场合均可使用;当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时,可由进气阀座上的氧气管接头通入高浓度氧气。
目前,心肺复苏球(一次性耗材)已普遍使用于各个急救领域,但人工按压无法按照合理标准对按压的次数、频率、流量和压力等进行实时的监控,易给病患及医护人员带来额外未知的风险。
特别是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数量短缺,厚实的防护用具影响操作,加之手动使用心肺复苏球在抢救患者时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感染风险。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急救心肺复苏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心肺复苏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留心肺复苏球使用优点的同时,让急救治疗变得更可控和更加高效,能够精确调节心肺复苏球(一次性耗材)的按压次数、频率和流量,提高病患的存活率。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急救心肺复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心肺复苏球、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器、电源单元、显示单元、按压控制单元和呼吸管路,所述按压控制单元的按压臂通过人手按压方式设置在所述心肺复苏球的两侧,所述感应控制器、电源单元、显示单元和按压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单元互相通讯连接,所述心肺复苏球的输出端与所述呼吸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呼吸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呼吸面罩,所述感应控制器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呼吸管路的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还连接有调试单元,所述调试单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控制终端互相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控制单元包括按压臂和驱动装置,所述按压臂通过驱动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按压臂的前端设置有抱爪,所述按压臂通过抱爪与所述心肺复苏球互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心肺复苏球与所述呼吸管路之间通过可控制的多通接口相连接,所述多通接口上设置有氧气瓶输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单元还连接有若干控制按压控制单元的动作开始、停止、快慢和复位的控制按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便携式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至少设置有主控制单元、感应控制器、电源单元、显示单元和按压控制单元,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相连接并控制按压控制单元的动作开始、停止、快慢和复位的若干控制按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单元为带有蓄电池功能的可充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益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益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