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400.8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荆;周岚;倪富健;黄舒文;李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C08L63/00;C08L71/00;C08K5/524;C08K5/13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铺装用抗滑 磨耗 养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抗滑磨耗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树脂层、至少一层增强层;树脂层由树脂胶结料固化形成;增强层由所述树脂胶结料上方固结集料形成;树脂胶结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2:1;A组分包括20~50重量份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8~10重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5重量份的增韧剂、2~4重量份的抗氧化剂、7~12重量份的促进剂;B组分包括固化剂、紫外吸收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养护方法。抗滑磨耗层应用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养护,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耐磨性、行车安全,且对于进行病害处治的路面,提高了处治后的路面的表面美观性、平滑性、行车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钢桥面铺装发展中,钢桥面铺装结构主要包括引进美国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德国双层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日本的本四系列联络桥方案等多种方案中的铺装结构。其中,我国普通应用的为双层环氧沥青刚桥面铺装。由于我国高温重载的原因,桥面通车后会面临包括裂缝、坑槽、破碎脱落、网裂推移等病害,尤其是危害较为集中的部位,桥面会面临多次修补,经过修补后的桥面表面外观、行车舒适性、抗滑性都有所下降。此外,目前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小、表面致密、构造深度较小,传统的抗滑防磨层难以与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构成紧密的黏附关系,在车辆荷载与雨水冲刷下易脱落或剥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应用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养护,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及耐磨性,提高行车安全,且对于进行病害处治的路面,还提高了处治后的路面的表面美观性及表面平滑性,提高了行车舒适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所述抗滑磨耗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树脂层、至少一层增强层;所述树脂层由树脂胶结料固化形成;所述增强层由所述树脂胶结料上方固结集料形成;其中,所述树脂胶结料包括A组分与B组分;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2:1;
A组分包括20~50重量份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8~10重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5重量份的增韧剂、2~4重量份的抗氧化剂、7~12重量份的促进剂;
B组分包括固化剂、紫外吸收剂。
优选地,所述集料为粒径为30~70目的石英砂。
优选地,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叔碳酸缩水甘油酯、1,2-环氧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韧剂包括聚醚类增韧剂;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所述紫外吸收剂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包括聚酰胺。
优选地,所述紫外吸收剂的重量为A组分重量的0.5%~1.5%。
优选地,所述增强层为两层或三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铺装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喷涂树脂胶结料,于喷涂的树脂胶结料表面均匀撒布石英砂,形成一层增强层;
S20、待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的最外层的增强层呈固态后,于增强层表面喷涂树脂胶结料,形成所述树脂层,以于钢桥面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形成如上所述的一种钢桥面铺装用抗滑磨耗层。
优选地,步骤S10中,所述树脂胶结料的喷涂量为0.8~1.0Kg/m2;步骤S10中,所述石英砂的用量为1.8~2.0Kg/m2;步骤S20中,所述树脂胶结料的喷涂量为0.3~0.5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