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整反应器的扇形筒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512.3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吴智莹;魏治中;刘文;庄剑锋;许佳;崔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12 | 分类号: | B01J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整 反应器 扇形 组件 | ||
本申请关于一种重整反应器的扇形筒组件,属于重整反应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扇形筒组件,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凹型扇形筒和至少两个凸型扇形筒,并使凹型扇形筒和凸型扇形筒间隔布置,相邻的凹型扇形筒和凸型扇形筒之间的接触面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相邻的扇形筒之间没有间隙,且该接触面与扇形筒组件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8‑20度,使该接触面的延伸方向与催化剂的流动方向并不一致,降低了催化剂流入该接触面处的可能性,从而消除催化剂的流动死区,加强原料和催化剂的流动性,降低催化剂的填充量,进而降低操作投资成本。同时,由于凹型扇形筒和凸型扇形筒的内部结构是焊接的,使该扇形筒组件的结构强度较强,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整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整反应器的扇形筒组件。
背景技术
重整反应器是连续重整反应装置中的重要设备,重整反应器内的核心部分包括中心管与扇形筒组件。常见的连续重整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在重力的作用下,经顶部催化剂料斗,通过催化剂输送管,自上而下的流动穿过反应器床层。
扇形筒是连续重整装置中重整反应器设备内部的重要部件,安装在重整反应器的内壁面,与重整反应器中心管配合使用,起到隔离催化剂,让工艺介质均匀分布,径向穿过催化剂床层,反应后的产物进入中心管流出反应器。扇形筒与中心管组成重整反应器内件的核心部分,扇形筒的性能决定的重整反应器操作的连续性和介质均匀反应的质量。上述扇形筒组件长期在高温下运行,高温热膨胀、突然压降、操作波动等因素是对扇形筒结构的考验,在该重整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如果扇形筒组件出现凹陷、开裂、破损等问题,会导致催化剂消耗变大,局部出现催化剂流化,催化剂粉尘量增加,直接影响重整装置的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质量及下游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不利于装置长周期运行。
然而,因扇形筒在反应器内部布置,使得相邻的扇形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些间隙形成了催化剂的流动死区,这些流动死区不但使原料流动量较少,还额外增加了催化剂的填充量,增加操作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整反应器的扇形筒组件,能够解决目前常用的扇形筒组件在实用中增加了催化剂的填充量,增加操作投资成本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重整反应器的扇形筒组件,该扇形筒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凹型扇形筒和至少两个凸型扇形筒;
该凹型扇形筒和该凸型扇形筒间隔布置,形成圆筒状,相邻凹型扇形筒和凸型扇形筒之间的接触面紧密贴合,且该接触面与该扇形筒组件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8-20度;
该凹型扇形筒包括:凹型壁板、第一光板和第一丝网,该第一光板焊接于该凹型壁板的上部,该第一丝网焊接于该凹型壁板的下部,该第一光板和该第一丝网相焊连接;
该凸型扇形筒包括:凸型壁板、第二光板和第二丝网,该第二光板焊接于该凸型壁板的上部,该第二丝网焊接于该凸型壁板的下部,该第二光板和该第二丝网相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凹型扇形筒和该凸型扇形筒的内壁对应的中心角相等。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第一丝网和该第二丝网均为V型丝网结构。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第一光板和该第二光板的高度为500-1000mm。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凹型壁板与该第一丝网之间通过氩弧焊连接;
该凸型壁板和该第二丝网通过氩弧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凹型壁板与该第一光板之间通过氩弧焊连接;
该凸型壁板和该第二光板通过氩弧焊连接。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凹型壁板和该凸型壁板采用不锈钢薄钢板弯制而成。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凹型壁板的外壁的两条竖直的边缘处具有第一圆角,该凸型壁板的外壁的两条竖直的边缘处具有第二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