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土壤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4807.0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方成;孙加山;朱开贞;吴丛杨慧;刘仁华;何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1/08;F26B21/10;F26B25/12;H02J7/35;F24S2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综合利用 土壤 干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土壤干燥系统,其包括:气体储存器、太阳能发电模块、太阳能集热模块、气体收集器、干燥盒、控制器和动力装置,其中太阳能集热模块位于气体储存器的底部,气体收集器位于太阳能集热模块和气体储存器之间,动力装置安装在气体储存器的外侧,干燥盒位于气体储存器的内部,且其一端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一端与气体储存器滑动连接,气体收集器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呈等间距均匀分布的气体喷头且正对着干燥盒,控制器安装在气体储存器的顶部,太阳能发电模块位于气体储存器的外侧,并通过导线分别与动力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烘干效率高,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发热,节能环保,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土壤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由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产品的生态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检测其污染成分,而土壤在检测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干燥,现有的土壤检测干燥装置加热的气体无法均匀的对土壤进行烘干,且干燥时间过长,耗能较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干燥效率高、节能的土壤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土壤干燥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土壤干燥系统,其包括:
气体储存器,起到烤箱的作用用于储存高温气体;
太阳能发电模块,位于所述气体储存器的外侧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整个系统供电;
太阳能集热模块,位于所述气体收集器的底部用于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
气体收集器,用于收集外部的空气并通过太阳能集热模块将空气加热再将高温空气喷出用于烘干加热;
干燥盒,安装在所述气体储存器的内部用于储放待烘干土壤;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气体储存器的顶部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气体储存器的外侧用于驱动干燥盒转动;
其中,所述气体收集器位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模块和气体储存器之间,所述干燥盒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气体储存器滑动连接,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干燥盒转动,所述气体收集器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呈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空气喷头且正对着所述干燥盒,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和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气体收集器的外侧设置有进气管道和气泵,所述进气管道穿过所述气泵与所述气体收集器固定连接并与其贯通,所述气泵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和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气体储存器的外侧还设置有进出料管道和管道支架,所述进出料管道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进出料管道通过滑动槽与所述干燥盒的出入口滑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气体储存器上,一端与所述进出料管槽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进出料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密封转动门,所述进出料管道的上部设置有出气管道、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进出料管道贯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出气管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干燥盒内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干燥盒与所述气体储存器连接的部分设置有滑动密封圈,所述干燥盒通过滑动密封圈与所述气体储存器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