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改性沥青基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903.5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扈显平;李生贵;李娜;李肖伟;张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175/08;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地址: | 466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改性沥青 固化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改性沥青基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氨酯改性沥青基非固化防水涂料包括以下组分:沥青、聚氨酯改性剂、纳米碳酸钙、填料、增塑剂、机油、增粘树脂、扩链剂、催化剂。本发明是基于聚氨酯预聚体或无溶剂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聚氨酯改性剂通过化学反应对沥青进行改性,其中聚氨酯改性剂中的‑NCO与沥青中含羟基化合物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有氨基甲酸酯、氨基脲等结构高分子量的聚氨酯;因生成的聚氨酯本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粘接性能优异,使得改性后的沥青在粘接性能、蠕变性能、强度、耐高低温性能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改性沥青基非固化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突飞猛进发展,建筑防水材料也得迅速发展。尤以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迅猛。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简称非固化涂料)是以橡胶、沥青和特殊添加剂为主要原料,在应用状态下长期保持黏性膏状体的具有蠕变性的一种防水材料。因其无溶剂、永不固化,对基层适应性强突出的蠕变性和良好的粘接性能被广泛应用民用建筑屋面、地下室、侧墙防水以及地铁、车站、隧道的侧墙与顶板防水。
目前市场上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主要是以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为改性剂,通过高温剪切、搅拌、吸附、溶胀使SBS、SBR均匀分散于沥青中,其属于物理改性。
由于现有SBS、SBR改性沥青技术,是将SBS、SBR高温环境下加入到沥青中,通过剪切、搅拌、吸附、溶胀等是沥青体系发生物理相变,但沥青中有机油的存在,降低了体系的内聚能,使得蠕变性能降低,耐低温性能不佳,同时影响涂料的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改性沥青基非固化防水涂料,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氨酯改性沥青基非固化防水涂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沥青50~85份、聚氨酯改性剂5~25份、纳米碳酸钙0.1~5份、填料1~25份、增塑剂0.1~5份、机油0.1~15份、增粘树脂0.1~10份、扩链剂0.1~5份、催化剂0.01~0.5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非固化防水涂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沥青55~60份、聚氨酯改性剂12~20份、纳米碳酸钙1~3份、填料12~15份、增塑剂1~2份、机油8~12份、增粘树脂4~6份、扩链剂1~3份、催化剂0.02~0.1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煤沥青和天然气沥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氨酯改性剂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和/或无溶剂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是由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反应制成的;所述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己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蒙脱土、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和/或松香树脂;所述增塑剂为氯化石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扩链剂为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1,4-丁二醇、乙二醇、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或有机锡类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胺类催化剂为三亚乙基二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或辛基亚锡。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非固化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彩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