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砂体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5450.8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柳金城;丁晓军;盛军;姜明忠;郭华粘;柴新;王爱明;崔海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3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砂体 地质模型 建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砂体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领域。所述建立方法包括:以井区为单位,将目标区域的地层沿垂向划分为多个小层,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井区,每个所述小层包括储层时间单元或者隔层时间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层中,一个所述小层包括所述储层时间单元,另一个所述小层包括所述隔层时间单元;在多个井区的第一小层和所述第一小层周围的非井区内,确定单砂体的分布空间,所述第一小层为所述多个小层中任一包括所述储层时间单元的小层;基于所述分布空间,建立单砂体的地质模型,所述地质模型表示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层中单砂体的分布空间。本公开可以提高单砂体的识别精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油气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砂体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之后,剩余油的分布变得异常复杂,原来对地下油藏的研究精度和认识程度无法准确预测和挖潜剩余油。单砂体是被渗透率较低的岩层隔离起来形成的独立个体,渗透率比周围的其它岩层高,因此很多剩余油赋存在单砂体中,单砂体的形态和接触关系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对单砂体进行精确刻画是找出剩余油的关键。
相关技术中,单砂体的识别采用以下方法:先将自然伽马测井仪下到井中,测量地层放射性强度随深度变化的自然伽马曲线;再按照自然伽马曲线上的极大值将地层划分为多个小层,由于单砂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低于单砂体周围的隔离岩层,所以自然伽马曲线上的极大值通常对应的是两个单砂体之间的隔离岩层的中点,划分出的每个小层包括单砂体及其上下各一半的隔离岩层;然后在划分出的各个小层内确定单砂体的分布。
划分出的各个小层内包括大量的隔离岩层,因此上述方法只能实现单砂体的初步识别,研究精度和认识程度并不能满足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开发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砂体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单砂体的识别精度,为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砂体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包括:
以井区为单位,将目标区域的地层沿垂向划分为多个小层,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井区,每个所述小层包括储层时间单元或者隔层时间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层中,一个所述小层包括所述储层时间单元,另一个所述小层包括所述隔层时间单元;
在多个井区的第一小层和所述第一小层周围的非井区内,确定单砂体的分布空间,所述第一小层为所述多个小层中任一包括所述储层时间单元的小层;
基于所述分布空间,建立单砂体的地质模型,所述地质模型表示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层中单砂体的分布空间。
可选地,所述以井区为单位,将目标区域的地层沿垂向划分为多个小层,包括:
获取第一井区的自然电位曲线,所述第一井区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任一井区;
根据所述自然电位曲线上的半幅点,将所述第一井区的地层划分为多个小层;
基于所述自然电位曲线中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应的井深,确定所述井深对应的小层包括所述储层时间单元或者所述隔层时间单元;或者,
基于自然伽马曲线中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应的井深,确定所述井深对应的小层包括所述储层时间单元或者所述隔层时间单元。
可选地,所述在多个井区的第一小层和所述第一小层周围的非井区内,确定单砂体的分布空间,包括:
确定多个井区的第一小层和所述第一小层周围的非井区内一级单砂体的分布空间;
确定每个所述一级单砂体的分布空间内是否存在夹层时间单元,所述夹层时间单元与所述隔层时间单元相交,或者,所述夹层时间单元与所述储层时间单元中位于所述一级单砂体外的非砂体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