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激活剂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5743.6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李敏;许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厚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xc 因子 受体 基因 激活剂 促进 间充质 干细胞 体外 增殖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激活剂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环(S‑脯‑R‑亮)二肽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并且,环(S‑脯‑R‑亮)二肽干预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依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用于干细胞工程中的种子细胞。环(S‑脯‑R‑亮)二肽可能通过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XCR4表达而发挥上述作用,环(S‑脯‑R‑亮)二肽为一种有效的CXCR4激活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细胞领域,涉及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具体涉及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激活剂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有免疫调节功能且能自我更新和增殖,并能分化为成骨和成脂等多种体细胞的干细胞。人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发挥了显著的疗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神经细胞、成脂细胞等,具有强大的增殖、多种分化潜能及归巢特性,用于临床治疗相对安全,治疗效果相对传统治疗方式(如药物)效果较好,能够在异体移植干细胞时产生免疫调节作用,适合用于自体或异体细胞移植替代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成为组织工程中的热门研究项目。
但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速度有限,细胞数量不足会限制其研究和应用。
CXC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ReceptorType4,CXCR4)是典型的G蛋白偶联的7次跨膜受体,属于CXCR类趋化因子受体之一,其在造血功能、胚胎发育、肿瘤增殖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建荣等探讨了沉默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沉默CXCR4基因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文献:沉默CXCR4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江苏医药,2018年09期)。
何灿粲等研究了过表达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过表达CXCR4可增强EPCs的迁移能力,在SDF-1/CXCR4调控轴中加强EPCs对VSMCs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血管再狭窄的细胞治疗(文献: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4的内皮祖细胞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15期)。
李建坤等研究了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CXCR4参与了PDGF-BB诱导的VSMCs增殖、迁移(文献:CXCR4对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白藜芦醇的抑制作用,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年07期)。
王志红等研究了过表达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体内外归巢特性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过表达CXCR4可增强SDF-1对BMMSC的迁移募集,体内可促进BMMSC归巢至损伤胸腺;CXCR4还可促进小鼠BMMSC的增殖(文献:过表达CXCR4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和增殖,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9年05期)。
由此可见,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细胞中扮演了促进细胞增殖的角色,CXCR4激活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激活剂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激活剂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方面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厚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厚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