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虾群体复合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5828.4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蒋丽;付洪拓;黄岩;蒋速飞;熊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虾 群体 复合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青虾育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青虾群体复合的选育方法,该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至少三个不同区域或自然地理的青虾种群,并置于驯化室中进行驯化养殖,得到第一亲本;将第一亲本中不同品种的雌性亲本和雄性亲本进行正反交,得到第一抱卵虾;接着,将第一抱卵虾置于孵育池中进行孵化出苗,并培育至完成变态发育,得到子一代后,再对子一代进行生长状况测量;然后,根据子一代的生长状况的测量结果,从子一代中挑选出若干组不同品种的青虾作为第二亲本;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选育,得到选育后的青虾。该选育方法简单实用,选育材料易得,其对目标经济性状的整合和纯化针对性强,能够快速改良青虾性状,保持目标经济性状的持续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青虾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虾群体复合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青虾营养极其丰富,老少皆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江、浙等地区青虾成为一种奢侈水产品,价格在每斤100元左右。
目前青虾的人工养殖方兴未艾,对良种的要求也很迫切,好的品种虾苗供不应求,也较难买到。目前已培育出了优良的青虾新品种,由于青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习性不同于鱼类,为体外受精,卵排出体外时的受精卵还要粘在腹部,卵粒很小,过经一段时间才能孵化,孵化后要经过一系列变态发育才能成为幼虾。变态发育过程中不能离水,个体也很小,无法对个体进行操作,这些特征给青虾的人工繁殖,尤其是选育带来了不便。
目前青虾选育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种群杂交的方法,即用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的雌雄群体在复壮后进行杂交制种,杂交后代生长速度等主要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提高。但往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青虾的优良性比鱼类更容易发生退化。同一批繁殖的优良虾苗在相同生长条件下出塘时个体大小规格差别较大,即个体变异系数较高,严重影响了成品虾的质量。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源于遗传物质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追索到在亲本挑选,即使选择形态学相同的个体作为亲本时,其遗传物质在后代传递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分化和差异,所以在选配青虾亲本时仅通过形态学性状难以进行有效选择,也给遗传参评估带来了较大误差。因此,青虾重要经济性状的高效选择,保持优良性状持久与稳定是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虾群体复合的选育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青虾群体复合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至少三个不同区域或自然地理的青虾种群,并置于驯化室中进行驯化养殖,得到第一亲本;
将第一亲本中不同品种的雌性亲本和雄性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得到第一抱卵虾;接着,将第一抱卵虾置于孵育池中进行孵化出苗,并培育至完成变态发育,得到子一代后,再对子一代进行生长状况测量;然后,根据子一代的生长状况的测量结果,从子一代中挑选出若干组不同品种的青虾作为第二亲本;
将第二亲本中不同品种的雌性亲本和雄性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得到第二抱卵虾;接着,将第二抱卵虾置于孵育池中进行孵化出苗,并培育至完成变态发育,得到子二代后,再对子二代进行生长状况测量;然后,根据子二代的生长状况的测量结果,从子二代中挑选出若干组不同品种的青虾作为第三亲本;将第三亲本替换第二亲本,并重复至少一次该步骤,得到选育后的青虾。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生长状况的测量包括青虾的产量、成活率和个体表型性状的测量。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正反交时雌性亲本和雄性亲本的数量比为(2~4):1。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第二亲本中包括至少三种分别以青虾的产量、成活率和变异系数进行区分的品种的青虾。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驯化室为斗型结构,其包括:
两组相对设置的平面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8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