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自动检测装置、报警装置、扑救装置及其联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6679.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盖克松;陈世利;韩瑞;王胜涛;焦丽;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5 | 分类号: | A62C31/05;A62C31/28;A62C37/00;G08B17/1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自动检测 装置 报警装置 扑救 及其 联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火灾自动检测装置、报警装置、扑救装置及其联合系统,包括吊顶框架,所述吊顶框架的规格与安置厂房顶面相匹配,所述吊顶框架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下端面设置有消防喷淋头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蛇形管上移动安置有自动检测报警机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室内的全方位检测火源,并且火源的检测装置可以实现移动,更加全面的检测,而且可以进行自助的灭火处理,避免了人员在救火时出现的伤亡现象,减少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火灾自动检测装置、报警装置、扑救装置及其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厂厂房的仓库内,需要存储一些容易发生火灾的易燃设备或物品时,由于晚上处于无人状态,因此当发生火灾时,无法进行及时的救助,而且人工灭火容易产生伤亡,因此在夜间无人或值班工人较少的情况下,需要自动的检测火灾,并且对火源进行扑救的设备需求时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火灾自动检测装置、报警装置、扑救装置及其联合系统,包括吊顶框架,所述吊顶框架的规格与安置厂房顶面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框架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下端面设置有消防喷淋头以及支撑机构,所述蛇形管上移动安置有自动检测报警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直架以及支撑架;
所述竖直架设置在所述蛇形管的下端面,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吊顶框架的侧表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竖直架之间垂直连接;
所述自动监测报警机构包括:驱动部、移动部、摄像头、U字形框架、水平架以及烟感报警器;
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U字形框架内上表面,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U字形框架的相对两内侧表面,所述水平架设置在所述U字形框架的外侧表面,所述烟感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水平架的下端面,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U字形框架的外侧表面且位于所述烟感报警器的相对面,所述U字形框架通过所述移动部安置在所述蛇形管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输出电机、驱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一号转轴、二号转轴、主动链轮以及被动链轮;
所述输出电机设置在所述U字形框架的内上表面,所述驱动斜齿轮与所述主动链轮皆设置在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斜齿轮设置在所述一号转轴上,所述从动斜齿轮与所述驱动斜齿轮相啮合,所述被动链轮设置在所述二号转轴上,所述被动链轮与所述主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部包括:门形架以及移动轮;
所述门形架分别设置在所述U字形框架的相对两侧,所述一号转轴与所述二号转轴分别插入门形架内,所述移动轮分别套装在所述一号转轴与所述二号转轴上且位于所述门形架内。
优选的,所述门形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横向设置有限位轮。
优选的,所述蛇形管为截面呈矩形的空心管。
优选的,所述限位轮与所述移动轮均与所述蛇形管侧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可以实现室内的全方位检测火源,并且火源的检测装置可以实现移动,更加全面的检测,而且可以进行自助的灭火处理,避免了人员在救火时出现的伤亡现象,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灾自动检测装置、报警装置、扑救装置及其联合系统的自动监测报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6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