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6876.5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华;潘东岭;丁慧敏;干伟;王浩;叶子祥;钱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地机 远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化控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终端T_BOX通过KAN采集扫地机的运行数据。步骤2、终端T_BOX通过卫星定位模块采集卫星定位信息。步骤3、终端T_BOX通过4G/5G网路上传数据到ActiveMQ消息控制模块。步骤4、ctiveMQ消息控制模块根据业务需要发送信息到消息处理模块。步骤5、消息处理模块把信息保存入库。本发明的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作业流程设计合理,能实现扫地机多种作业状态数据精准的采集、分析及控制处理,保证扫地机完成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清扫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化控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电动扫地机是采用环保新能源蓄电池为动力,在小型车辆底盘上加装风机、电机,下面安装边刷、滚刷扫吸结合的清扫机械。特点为1、工作效率高:每小时可以清扫8000平米左右,同样的作业面积时间上大大缩短;2、成本低:电动扫地车可以替代12-15人工打扫,节省很多人工工资、福利待遇及应对工资待遇上涨问题;3、效果好:电动扫地车采取扫、吸结合的方式,比传统人工打扫满地狼烟相比干净多了;4、安全性能高:让清洁工人身处安全环境(马路上快速行驶的车辆太多,人工打扫不够安全)。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
车联网是利用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1、车与云平台间的通信是指车辆通过卫星无线通信或移动蜂窝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车联网服务平台的信息传输,接受平台下达的控制指令,实时共享车辆数据;2、车与车间的通信是指车辆与车辆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速度等车辆状态信息,可用于判断道路车流状况;3、车与路间的通信是指借助地面道路固定通信设施实现车辆与道路间的信息交流,用于监测道路路面状况,引导车辆选择最佳行驶路径;4、车与人间的通信是指用户可以通过Wi-Fi、蓝牙、蜂窝等无线通信手段与车辆进行信息沟通,使用户能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监测并控制车辆;5、车内设备间的通信是指车辆内部各设备间的信息数据传输,用于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检测与运行控制,建立数字化的车内控制系统。
而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考虑将车联网控制技术与工业电动扫地机相结合使用,实现工业电动扫地机的智能化控制,以便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及降低人工成本等。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其作业流程设计合理,能实现扫地机多种作业状态数据精准的采集、分析及控制处理,保证扫地机完成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清扫作业,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终端T_BOX通过KAN采集扫地机的运行数据。步骤2、终端T_BOX通过卫星定位模块采集卫星定位信息。步骤3、终端T_BOX通过4G/5G网路上传数据到ActiveMQ消息控制模块。步骤4、ctiveMQ消息控制模块根据业务需要发送信息到消息处理模块。步骤5、消息处理模块把信息保存入库。
本技术方案的,首先通过gps定位或者北斗卫星定位的方法定位扫地机的位置,然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扫地机的互通互联,最后实时收集扫地机的运行数据、位置信息、运行速度、工作时长、电机转速、电机的电压、电流、扫地面积等数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应用于扫地机远程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作业流程设计合理,能实现扫地机多种作业状态数据精准的采集、分析及控制处理,保证扫地机完成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清扫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68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吹塑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空间目标实施抓捕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