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7218.8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叶勇;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晶炉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F27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区域 分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该技术方案将底部作为一区进行控温(三相均在底部),如果设备较长或较宽时,还可设计为多区,底部加热功率可加大到总功率的1/2~3/5。通过以上方法,在温度均匀性测试中出现的温度低点或高点均可通过温控系统调整功率输出从而降低或升高底部局部温度,且对中、上部温度无影响。本发明采用高度阶梯方式划分控温区域的新方法,解决了温度场的分层问题,本方法在执行多种标准的测温方式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发明能够解决炉内温度场的温度阶梯分层问题,同时具有调节手段,适合航空、航天、铸锻造等行业高、中温加热设备,特别适合于不能采用空气循环的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台车式电阻炉、箱式电阻炉,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各行各业对热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炉温均匀性作为加热设备的关键指标,其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炉膛温度一般是下低上高,造成的原因一是温度自然上升;二是底部承载需要,必须布置大量的重质耐火材料。常规功率分布一般是把底部作为一相(即总加热功率的1/3左右),如果在温度均匀性测试中出现底部温度低点时,基本无法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以解决常规控温区域划分方法中,对出现的温度低点或高点难以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该方法是将底部作为一区进行控温,三相均在底部,底部加热功率为总功率的1/2~3/5。
作为优选,当设备较长或较宽时,将底部划分为多个区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该技术方案将底部作为一区进行控温(三相均在底部),如果设备较长或较宽时,还可设计为多区,底部加热功率可加大到总功率的1/2~3/5。通过以上方法,在温度均匀性测试中出现的温度低点或高点均可通过温控系统调整功率输出从而降低或升高底部局部温度,且对中、上部温度无影响。本发明采用高度阶梯方式划分控温区域的新方法,解决了温度场的分层问题,本方法经执行AMS2750E、GJB509B、CPS8100、HB5425等标准的测温方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发明能够解决炉内温度场的温度阶梯分层问题,同时具有调节手段,适合航空、航天、铸锻造等行业高、中温加热设备,特别适合于不能采用空气循环的加热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间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该方法是将底部作为一区进行控温,三相均在底部,底部加热功率为总功率的1/2。
实施例2
一种新型控温区域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底部作为一区进行控温,三相均在底部,底部加热功率为总功率的3/5。其中,由于设备较长、较宽,因而将底部设计为多区。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晶炉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晶炉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7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螺栓用防锈紧固件
- 下一篇:涡街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