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8242.3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麻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70/08;B29C7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可用作汽车的悬架部件的注塑成型体。本发明涉及的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注塑成型体(1)具有第一支撑板部(10)、第二支撑板部(20)、板状的桥接部(30),该注塑成型体(1)的平面形状为大致H字形或大致U字形,第一支撑板部(10)、桥接部(30)、第二支撑板部(20)含有纤维状填充材料,桥接部(30)中所含的纤维状填充材料在桥接部(30)的沿着长度方向的方向上、或者在相对于桥接部(30)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分散地存在,在桥接部(30)残留有注塑成型时的浇口连接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若干实施方式中,涉及可用作汽车的悬架部件的注塑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日本特开平11-25517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64877号公报、日本特表2002-523289号公报、日本特表2007-506618号公报、及日本特表2007-530345号公报等,已知有具备用于吸收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冲击的悬架的汽车。
另外,为了汽车本身的轻质化,也已知有使用纤维增强树脂(FRP)来代替金属。在使用FRP的情况下,耐久性变得重要,特别是在使用FRP作为悬架部件的情况下,要求对于行驶时连续施加的振动的高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若干实施方式中,以提供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具有高耐久性的注塑成型体为课题。另外,本发明在其它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以提供这样的注塑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为课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提供一种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注塑成型体,其具有:第一支撑板部、与上述第一支撑板部隔开间隔配置的第二支撑板部、以及将上述第一支撑板部与上述第二支撑板部的对置的面彼此连结的板状的桥接部,该注塑成形体的平面形状为大致H字形、或者平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其中,
上述第一支撑板部、上述板状的桥接部及上述第二支撑板部含有纤维状填充材料,
上述板状的桥接部的内部含有的纤维状填充材料在上述板状的桥接部的沿着长度方向的方向上、或者在上述板状的桥接部的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分散地存在,
在上述板状的桥接部的四面中的至少一面残留有注塑成型时的浇口的连接痕。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它例子,提供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注塑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该注塑成型体含有纤维状填充剂,该方法包括:将树脂从浇口经过包含注塑成型机、主流道(sprue)及根据需要的分流道(runner)的树脂供给路径注射至模具内,其中,
上述浇口具有上述主流道侧的第一开口部和上述成型体侧的第二开口部,上述第二开口部与相当于上述注塑成型体的板状的桥接部的四面中的至少一面的位置连接,
在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分别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时,上述第一开口部的短边长度a1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短边长度b1为a1=b1、上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边长度a2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长边长度b2为b2/a2=1.5~20;或者,上述第一开口部的短边长度a1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短边长度b1为a1<b1、上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边长度a2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长边长度b2为a2<b2、上述第一开口部的截面积s1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截面积s2为s2/s1=2~600,
在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分别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时,上述第一开口部的短轴长度a3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短轴长度b3为a3=b3、上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轴长度a4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长轴长度b4がb4/a4=1.5~20;或者,上述第一开口部的短轴长度a3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短轴长度b3为a3<b3、上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轴长度a4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长轴长度b4为a4<b4、上述第一开口部的截面积s3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截面积为s4/s3=2~600,
在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为上述以外的形状时,上述第一开口部的截面积s5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截面积s6为s6/s5=2~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未经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8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多目标跟踪与多感官数据和缺失模态的学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