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9126.3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1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全;袁智勇;雷金勇;林跃欢;史训涛;白浩;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8;H02J3/32;H02J3/38;H02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开关 系统 联合 优化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方法和装置,基于获取的系统参数构建配电系统的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联合优化模型;对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联合优化模型进行二阶锥模型转化,得到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二阶锥规划模型;在配置好的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需求预测的不确定集和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二阶锥规划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区间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结果,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软开关运行优化方法多针对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及负荷需求预测信息,较少涉及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无法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使得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作为连接电源与负荷的重要纽带,其经济性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电力运营商的效益和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伴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配电系统中可调用资源日益增多,配电系统的运行控制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伴随着分布式电源的高渗透接入,因其运行特性受环境影响较大且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引入使得配电系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双向潮流、电压越限和网络阻塞等。因此,需要有序协调储能系统、智能软开关等各类可调度设备,充分发挥各设备的运行优化潜力,以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挑战,实现配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有源配电系统能够借助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精细潮流控制、配备辅助量测以及通信设备提升系统可靠性,从而优化配电系统运行状态。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元件的新型配电设备,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时,智能软开关能够实时调节馈线间的传输功率、优化网络运行状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系统中量测终端配置较少,通信网络可靠性较差,且现有基于神经网络等智能优化算法的预测方法,算法本身会引入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需求等参数的精准预测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有源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运行优化方法。
目前,已有的智能软开关运行优化方法多针对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及负荷需求预测信息,较少涉及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无法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使得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智能软开关运行优化方法多针对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及负荷需求预测信息,较少涉及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无法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使得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系统的系统参数;
基于所述系统参数构建所述配电系统的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联合优化模型;
对所述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联合优化模型进行二阶锥模型转化,得到所述配电系统的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二阶锥规划模型;
配置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需求预测的不确定集,基于所述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二阶锥规划模型和所述不确定集构建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区间优化模型;
对所述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联合区间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结果,所述优化结果至少包括储能系统日前调度策略和智能软开关日内运行策略。
可选的,所述系统参数包括:线路参数、负荷水平、网络拓扑连接关系、分布式电源安装位置与容量、储能系统安装位置与容量、系统运行电压水平和支路电流限制、智能软开关的接入位置、配置容量及损耗系数、日前负荷需求预测曲线、日前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曲线、分时电价参数、不确定调节系数和不确定偏差、系统基准电压和基准功率初值。
可选的,所述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确定性联合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局部放电抗干扰功能校验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复合定位仪的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