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9176.1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续振林;刘锦艺;陈妙芳;黄冬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B65H37/00;B41J3/44;B41J3/4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梁锦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生产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机架、测试机构、进料支撑轮及出料支撑轮,测试机构包括X轴模组、X轴电机、机构滑动底板、下压底板及下压电缸,X轴模组设置在测试机架上,X轴电机连接X轴模组的输入端,机构滑动底板设置在X轴模组的滑台上,X轴电机驱动X轴模组带动机构滑动底板沿X轴模组方向水平移动;下压电缸带动下压底板垂直上下运动;本发明测试机构的X轴模组通过机构滑动底板带动上治具及下治具到指定位置;下压电缸带动上治具垂直向下并与下治具压合对产品进行测试,实现柔性电路板的卷对卷的测试作业,顺应卷对卷生产新工艺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路板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电路性能进行测试,如电测开短路等,现有的测试方式是采用片式自动电测机进行测试,产品需分割为片状后再测试,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柔性电路板行业生产模式逐渐从片对片的生产方式升级为卷对卷的生产方式;柔性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流程中,一些工序如钻孔工序至线路工序已升级为卷对卷生产方式,但电测工序目前主要采用片对片的生产方式,片对片的生产方式存在生产效率相对低,人力成本高的缺陷,且无法适应卷对卷生产新工艺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柔性电路板卷式生产的测试作业,并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机架、纵向设置在测试机架上的测试机构、设置在测试机架对应测试设备进料端一侧的进料支撑轮及设置在测试机架对应测试设备出料端一侧的出料支撑轮,测试机构包括X轴模组、X轴电机、机构滑动底板、下压底板及下压电缸,X轴模组设置在测试机架上,X轴电机连接X轴模组的输入端,机构滑动底板设置在X轴模组的滑台上,X轴电机驱动X轴模组带动机构滑动底板沿X轴模组方向水平移动;下压电缸带动下压底板垂直上下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的测试机构的X轴模组通过机构滑动底板带动上治具及下治具到指定位置;下压电缸带动上治具垂直向下并与下治具压合对产品进行测试,如测试结果NG,可依预设次数对产品进行复测,一产品测试单元测试完成后,上治具归位;X轴模组带动上治具及下治具到下一产品测试单元,下压电缸再带动上治具下压测试,至该一SET尺寸范围内产品测试完成,测试机构归位,测试后的产品通过卷式收料机收回,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的卷对卷的测试作业,顺应卷对卷生产新工艺的发展趋势,相对现有的片式自动测试机,本发明匹配卷式生产的测试设备实现更上一层的智能制造;卷对卷生产方式,一卷卷料产品一般内含有300PNL产品左右,可较长时间作业,无需像片式产品生产方式那样需多次更换产品作业,缩短产品上下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一人可操作多台设备,节省人力成本。
进一步,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下压轴承及下压导柱,下压导柱竖直设置在机构滑动底板上,下压轴承套置在下压底板与下压导柱对应的位置上,通过下压轴承将下压导柱设置在下压底板上,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电缸安装板,下压电缸安装在电缸安装板上,电缸安装板设置在下压导柱的顶端上,下压电缸带动下压底板及其下的上治具沿下压导柱方向垂直上下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在测试机构上设置下压轴承、下压导柱及电缸安装板,使下压电缸带动下压底板及其下上治具沿下压导柱稳定上下运动,提高治具测试产品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包括有顶升电缸、顶升底板、顶升轴承及顶升导柱;顶升电缸设置在机构滑动底板的中部下方、且顶升电缸的活动杆向上贯穿机构滑动底板,顶升底板设置在顶升电缸的活动杆末端上,顶升轴承套置在机构滑动底板上、且位于顶升底板下方,顶升导柱套置在顶升轴承内、且其顶端设置在顶升底板底面,顶升电缸带动顶升底板垂直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