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强化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9402.6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由耀辉;孙绪兵;吴远彬;李斯琴;孙艳琪;汪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47 | 分类号: | C02F11/147;C08B31/00;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641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离子 淀粉 接枝 缩合 单宁 强化 活性污泥 脱水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强化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加入到蒸馏水中,糊化至均匀,获得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冷却至室温备用;步骤2:向活性污泥中加入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在搅拌机中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获得脱水性能被强化的活性污泥。本发明通过投加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可显著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操作灵活、所需设备简单、过程简短、能耗较低;为活性污泥运输、后续处置或资源化利用提供重要的配套前处理技术。本发明通过引入缩合类单宁到阳离子淀粉骨架上,解决阳离子淀粉用于污泥脱水时用量高、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强化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也再不断加强,污水以及其他有机污水的生化处理技术得到普遍的认知和推广,然而,这些污水的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处置,又成了困扰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道难题。
长期以来,对于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从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多方案,归纳起来这些方案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土地填埋、污泥焚烧或间接焚烧、制造有机肥料。而且,这些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案都根据不同地区、污泥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无论哪种方案,都无法避免地需要剩余活性污泥的浓缩脱水技术的支持。目前剩余活性污泥浓缩脱水的技术中,最典型的剩余活性污泥浓缩脱水技术,就是在经过沉淀浓缩后的剩余活性污泥中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使污泥中的胶体类物质和固形物凝聚成絮状后,在输入固液分离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浓缩,从剩余活性污泥浓缩脱水的典型流程看,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而由此引发的次生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业界人士的严重关注。
阳离子淀粉作为一类生物质基絮凝剂,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在污泥脱水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在用量及性能方面,阳离子淀粉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削减阳离子淀粉的用量及提升其性能是当前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活性污泥脱水时阳离子淀粉用大,絮凝效果差,不利于污泥脱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强化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阳离子淀粉用量少,更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强化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加入到蒸馏水中,糊化至均匀,获得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冷却至室温备用;
步骤2:向活性污泥中加入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在搅拌机中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获得脱水性能被强化的活性污泥。
调理后的活性污泥经换热器换热后送入恒压抽滤装置,以抽滤过程中形成的滤饼的破裂时间评价活性污泥的脱水难以程度,滤饼破裂时间越短,越容易脱水。
进一步地,所述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为含量为3.5%~5.0%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糊化在95℃~105℃温度下进行,糊化时间为20min~35min。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中先进行200rmp快速搅拌2~5min,再进行50rpm慢搅拌15min~20min。
进一步地,所述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悬浮液加入量为活性污泥的3%~10%。
进一步地,所述阳离子淀粉接枝缩合单宁中缩合类单宁在阳离子淀粉基底上的接枝度为4%~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师范学院,未经内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