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及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9859.7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胜;王帅;刘鹏达;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3/47 | 分类号: | D06F33/47;D06F34/05;D06F34/22;D06F34/28;D06F103/14;D06F103/42;D06F105/58;D06F10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管 过滤网 堵塞 诊断 方法 洗衣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及洗衣机,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该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包括:在排水前,获取洗衣机洗涤筒中的洗涤水量,并获取已存储的与该洗涤水量对应的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在排水过程中,随机获取排水管的多个瞬时排水速度,并比较获取多个瞬时排水速度中的最大瞬时排水速度,若最大瞬时排水速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则发出排水管过滤网堵塞的提示。本发明提出的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能够及时向用户进行过滤网堵塞的提示,以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清理过滤网,避免影响洗衣机正常排水,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最常用的家电产品。一般来说,现有洗衣机的排水管直接与排水地漏连接,内部无过滤装置,洗衣机清洗衣物时,衣物的碎屑、线段等杂物,会随着污水一起排出洗衣机外,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这些杂物会逐步积累,经常导致家庭排水系统的堵塞。
为了防止排水系统的堵塞,现有技术中在洗衣机的排水管中安装过滤网,以将水中的碎屑、线段等杂物滤掉。但是水中的碎屑、线段等杂物会积存在过滤网上,过滤网长时间使用以后容易发生堵塞,影响洗衣机的正常排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及洗衣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滤网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堵塞,影响洗衣机的正常排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包括:
在排水前,获取洗衣机洗涤筒中的洗涤水量,并获取已存储的与该洗涤水量对应的第一预设排水速度;
在排水过程中,随机获取排水管的多个瞬时排水速度,并比较获取所述多个瞬时排水速度中的最大瞬时排水速度,若所述最大瞬时排水速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则发出排水管过滤网堵塞的提示。
进一步地,在过滤网堵塞X%时,每次设定的洗涤水量相同,获取在n次排水过程中的n个最大排水速度,n个所述最大排水速度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后的平均值为aveN,aveN为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其中,n≥2,0≤X%<100%。
进一步地,在获取洗衣机洗涤筒内的洗涤水量后,还包括获取已存储的与所述洗涤水量对应的第二预设排水速度,所述第二预设排水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速度,若所述最大瞬时排水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排水速度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则发出过滤网堵塞提示并正常排水;若所述最大瞬时排水速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排水速度,则停止排水并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和所述第二预设排水速度分别为同一洗涤水量下,过滤网堵塞X1%时的排水速度和过滤网堵塞X2%时的排水速度,其中,X1%小于X2%。
进一步地,X1%等于25%,X2%等于50%。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还包括:若是最大瞬时排水速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排水速度,则洗衣机的排水次数加1,并进一步判断排水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若所述排水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停止排水并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的方式为:声音报警和/或灯光报警和/或通过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在排水前,获取洗衣机洗涤筒中的洗涤水量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进水前后洗涤筒的重量,进而计算出所述洗涤水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洗衣机,采用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排水管过滤网堵塞诊断方法判断所述洗衣机的排水管过滤网是否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