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变形绝对-相对欧拉角计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0886.6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宏;曹裕豪;孔祥森;陶炯鸣;张栖诚;赵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变形 绝对 相对 欧拉角 计算方法 系统 | ||
1.一种平面变形绝对及相对欧拉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为卫星上重要设备的安装面,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平面节点的编号、坐标,寻找距离最大的两个节点X1、X2,寻找节点Y2,满足向量与向量的夹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且节点Y2到直线X1X2的距离最远;
步骤S2:以Y2到X1、X2两点的距离|X1Y2|和|X2Y2|中较小的值的三分之一为半径R,分别以节点X1、X2、Y2为圆心,在平面内寻找半径R范围内的所有节点,分别组成3组节点,并根据3组节点的坐标和位移,计算平面变形前3个中心点和变形后3个中心点
步骤S3:计算平面变形前2个参考向量和变形后2个参考向量其中为虚点,为虚点;
步骤S4:根据预先定义的平面初始坐标系参考点O0、X0、Y0,计算平面变形前后坐标系的X轴向量;
步骤S5:使用平面所有节点变形前后的坐标数据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平面变形前后的法向量,即平面变形前后的Z轴向量;
步骤S6:根据平面变形前后的X轴向量和法向量,计算平面变形前后的Y轴向量;
步骤S7:计算平面变形前后的X、Y、Z轴向量的单位向量,并构建平面变形前后坐标系;
步骤S8:根据平面变形前后坐标系和指定转序计算相应的绝对欧拉角;
所述步骤S8,根据平面变形前后坐标系S0和S1和指定转序,计算相应转序下的绝对欧拉角α、β、γ,计算过程如下:
1)调整平面变形坐标系的坐标轴向量排序;
其中,
表示等号后面的向量组成的矩阵,变形前坐标系轴向量按照转序重排后的矩阵;
表示等号后面的向量组成的矩阵,变形后坐标系轴向量按照转序重排后的矩阵;
分别表示平面变形前笛卡尔坐标系3个坐标轴的单位向量;
分别表示平面变形后笛卡尔坐标系3个坐标轴的单位向量;
2)计算平面变形后坐标系第3转轴在平面变形前坐标系第2、3转轴平面内的投影向量及长度;
其中,
[i],i=1,2,3为列向量索引;
a,b,c分别表示方程的系数,解线性方程组可得;
表示变形后轴3在变形前2、3轴平面内的投影向量;
l表示变形后轴3在变形前2、3轴平面内的投影向量的模或长度;
3)计算欧拉角α、β、γ;
如果l=0,则按照下式计算:
β=90°
γ=0°
(9)
如果l≠0,则按照下式计算:
将坐标系S0绕轴转动角度α得到坐标系Sα,按照转序重新排列Sα的坐标轴向量顺序后得到坐标系欧拉角β按照下式计算:
欧拉角γ按照下式计算:
4)欧拉角α、β、γ单位转换;
公式(9~12)所得欧拉角单位为度,根据角度单位关系转换为弧度、微弧度、角秒;
步骤S9:根据两个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同一工况下变形前后的坐标系的关系,计算第二平面的参考坐标系;
步骤S10:按照指定转序,计算第二平面变形后坐标系相对于第二平面参考坐标系的欧拉角,即得第二平面相对于第一平面变形的相对欧拉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0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供配电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