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墙套管耐压试验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1284.2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文;王磊;黄章强;李孟春;马虎涛;刘伟;安绍勇;申廷进;马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G01R1/04;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墙 套管 耐压 试验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穿墙导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墙套管耐压试验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下设置有4个滚轮,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腿,所述辅助支撑腿为液压顶升杆;底板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式升降机;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一个平板,所述平板为钢板;平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本发明为能够升降的漏风的框架结构,能够避免风对穿墙套管的影响;本发明能够使套管离开升降装置足够距离;本发明可以行走到达指定位置并能够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底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穿墙导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墙套管耐压试验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穿墙套管是直流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连通换流站内直流阀厅内部与外部高压电路的一个必须组成部件。单根500kV规格穿墙套管的重量接近3吨,最大处直径接近1米,长度超过13米,穿墙套管在耐压试验过程中,穿墙套管两端头将存在达到500kV的高压电势,众所周知电势超过36V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的电场区域不能出现除套管自身之外的任何物体,否则将造成安全事故或放电现象。因此要考虑一个高台或高架,在试验时将穿墙套管支撑住,首先保证电场区域离开地面,其次要保证高台/高架在电场区域外,因为按要求实验过程中套管将被举升至7.5米左右的高度,电场区域上沿将超过14米高度,目前室内环境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导致该试验绝大部分只能够在室外环境下完成,室外环境会有气流波动。穿墙套管的耐压试验要持续1小时,因此要考虑防风性能,本案要保证升高试验状态在6级风情况下保持稳定,目前依靠站内一个大型龙门吊把套管吊到要求高度后进行试验,因为吊装物件为柔性的钢绳,固定物件也是柔性的绝缘绳,实验过程中有风吹动就会有较大的摆动,存在安全隐患,基本不可取。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明一种穿墙套管耐压试验支撑装置,能够在穿墙套管试验过程中能够稳定的固定支撑穿墙套管,确保现场耐压试验过程顺利完成。
具体技术方案:一种穿墙套管耐压试验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下设置有4个滚轮,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腿,所述辅助支撑腿为液压顶升杆;底板上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式升降机;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一个平板,所述平板为钢板;平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能够支撑穿墙套管的支撑座,包括基座和两个半圆形卡箍合并组成的套管卡座,所述基座为两块钢板垂直焊接而成的T型结构,基座底端为平行设置的钢板与平板固定连接,基座竖直方向为竖直钢板,竖直钢板的侧壁与基座底端钢板之间设置有筋板;竖直钢板上端螺栓连接有两个可以对接的半圆形卡箍,半圆形卡箍合并后能够将穿墙套管固定;两个半圆形卡箍前后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半圆形固定板,两个半圆形固定板的接触处焊接有垂直于半圆形固定板端面的连接板;半圆形卡箍和半圆形固定板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孔,通过螺栓能够将半圆形卡箍和半圆形固定板连接;连接板处设置有孔,螺栓穿过孔能够将两个半圆形固定板连接起来。
有益效果:本发明为能够升降的漏风的框架结构,能够避免风对穿墙套管的影响;本发明能够使套管离开升降装置足够距离;本发明可以行走到达指定位置并能够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底盘结构。本发明试验使用过程中简单方便,能够很好地模拟套管的实际工作状态,大大降低操作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套管卡座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滚轮;3辅助支撑腿;4升降装置;5平板;6基座;7套管卡座;8半圆形卡箍;9半圆形固定板;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