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网络拓扑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1404.9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霄;师进;韦文;王欣;张轶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46;H04L41/12;H04L41/00;H04L41/0894;H04L41/08;H04L41/08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网络 拓扑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网络拓扑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管理系统包括:网管服务器、控制器和光网络系统;所述网管服务器,用于获取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拓扑案例连接表;根据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拓扑案例连接表生成通道表,并将所述通道表发送至控制器;本发明管理系统采用了SDN技术和L2VPN技术,通过软件下发命令的方式,打通光网络系统中的L2VPN通道,改变业务系统网络的连接方式,构建出业务系统网络拓扑。当业务系统网络拓扑需要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操作网管软件即可完成,故而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网络配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网络拓扑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传输网络是基于物理光纤组网实现的。由于一种组网拓扑仅可适用于一个使用场景,在多场景需快速切换的情况下,手动插拔网线。重新组网耗时、费力;并且在组网过程中不断插拔网线会使光纤、光模块等损耗严重。在网络规模较大时,人工配线很容易出错,出错后排查出错点困难,维护成本高。同时,手动配置设备、合理连接设备进行组网的方式对技术人员有较高要求,需要使用者有很好的网络知识与技能。
在人工配线的基础上,现有技术提出了智能配线架。智能配线架支持预先在软件中规划网络拓扑,并根据网络拓扑使用闪烁指示灯协助网络工作人员接线。配线架上装有触碰开关,一旦跳线接入配线架就会碰触到这个开关,开关会通过电路通知系统模块该链路已接通。智能配线架还具有自将其探测到的链接关系存入数据库、根据探测到的跳接变化自动更新数据库、当发现错误插拔或是错误链接时发出报警,以及当接线插口不符合预设网络接口时发出报警等功能。
使用智能配线架虽然降低了纯人工配线的误操作率,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网络布线的可靠性,但它实际上也只是人工配线的辅助工具,并不能提供根据规划自动调整网络拓扑、配线查错和网络故障告警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网络拓扑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网管服务器、控制器和光网络系统;
所述网管服务器,用于获取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拓扑案例连接表;根据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拓扑案例连接表生成通道表,并将所述通道表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网管服务器发送的通道表,计算得到所述通道表对应的最优通道,根据所述最优通道生成流表,将所述流表发送至所述光网络系统;
所述光网络系统与业务系统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根据流表构建L2VPN通道,所述L2VPN通道用于为业务系统中的指定业务提供通信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生成和/或导入的方式获取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或拓扑案例连接表。
进一步的,所述网管服务器获取的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包括:节点序号、描述、设备名称和端口;
所述网管服务器获取的拓扑案例连接表包括:拓扑名称、业务类型、带宽、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网管服务器还用于存储和管理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拓扑案例连接表;
对所述网络物理连接配置表和拓扑案例连接表进行管理包括修改和/或删除和/或导出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网管服务器生成的通道表包括:L2VPN名称、带宽、起始节点设备、起始节点端口、终止节点设备和终止节点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网管服务器还用于监控控制器的流表生成创建进度:
若当前通道表对应的部分L2VPN通道的流表创建失败,所述网管服务器则通过控制器删除已创建成功的L2VPN通道对应的已下发的流表,并提示该拓扑案例激活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