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1498.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角兽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05;G01K13/00;G01V8/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睡眠 监测 健康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被监测者睡眠时的健康数据;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被监测者所在的环境参数,终端设备,其上安装有用于上传、下载和浏览信息的健康管理App,其设有显示健康数据、曲线波动图以及系统功能的显示模块;云平台,其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终端设备的健康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安全阈值,并对最近接收的健康数据与安全阈值比对以分析;警报模块,其用于接收云平台的警报信号并进行报警提醒。本发明能够对被监测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其体征的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整合处理,并自动进行警报提醒和提供健康干预,形成健康数据的闭环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生命四大参数主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指标,更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指标。例如上述呼吸参数可包含丰富的、与生命活动相关的信息,而呼吸频率则是急性呼吸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恶化以及哮喘等病症的敏感指标。测定呼吸频率,可以掌握患者病情,在其异常时以便进行有效治疗,甚至挽救生命。
目前需要陪护或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病人的体征变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夜间休息时,陪护或医护人员难以时刻监护病患,在此期间若病患体征发生非正常的反应时容易引发严重事故。同时现有监测上述各参数是通过不同的设备实现的,其不便于进行参数管理和健康评估。
鉴于此,亟需一种可统一、持续地对被监测者睡眠时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收集,遇到异常可及时报警,同时持续整理收集的参数,形成个人健康数据,为诊疗提供依据的健康管理系统和健康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采集被监测者睡眠时的体征数据并自动进行警报提醒和提供健康干预,解决了原先陪护或医护人员监护难以到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采集被监测者睡眠时的体征数据并自动进行警报提醒和提供健康干预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健康管理系统,包括
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被监测者睡眠时的健康数据,其包括呼吸气团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和体温检测模块中的一个模块或任意组合的多个模块;
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被监测者所在的环境参数,其包括定位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天气信息获取模块中的一个模块或任意组合的多个模块;
终端设备,其上安装有用于上传、下载和浏览信息的健康管理App,其用于登陆注册用户并对相关的健康数据和环境参数进行接收,并对健康数据生成可视化的曲线波动图,其设有显示健康数据、曲线波动图以及系统功能的显示模块;
云平台,其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终端设备的健康数据和环境参数,并对健康数据生成相应的安全阈值,并对最近接收的健康数据与安全阈值比对以分析被监测者睡眠时的健康状况并在超出安全阈值时生成警报信号和相应的健康干预方案至终端设备;
警报模块,其用于接收云平台的警报信号并进行报警提醒,其根据被监测者睡眠时的风险等级设置有多级预警机制。
可选的,所述呼吸气团检测模块,其用于采集被监测者睡眠时的呼吸所生成气团的温度并供终端设备根据气团温度值波动计算被监测者呼与吸的状态以及呼吸频率,其包括高精度测温视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角兽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独角兽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