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1681.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钟仁华;彭诗阳;蔡红春;吴岸松;钟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内黑臭 水体 改善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包括沉降仓,沉降仓一侧中部成形有进水口,另一侧顶部成形有出水口,沉降仓底部成形有絮凝沉淀出料口,絮凝沉淀出料口处套设有收集袋;沉降仓内固定有若干柔性滤水条;沉降仓的进水口处连通有絮凝剂输入管,絮凝剂输入管连通有絮凝剂料仓;沉降仓连接有浮体。本发明设于治理水体中,不占陆地空间,并可以在治理大面积水域内拖拽迁移。其次相关袋体为柔性结构,可方便折叠搬运和展开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城市中的河道出现严重的黑臭现象,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降低环境质量。
在治理黑臭水体过程中,化学处理中的强化絮凝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通过喷洒絮凝剂,采用絮凝沉淀技术,将水体颗粒物及溶解性的毒害物质通过自然混凝沉淀迅速改善水体,在通过迁移、转化沉淀物,逐渐恢复水体健康。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喷洒絮凝剂成本较低,而收集迁移、转化沉淀物的施工成本较高,需要专门占有大量场地的设备。所以现实中,为了应付检查,撒药剂清淤是急就章。一些絮凝剂含有硫酸铜,絮凝剂等药剂倒进去,水很快就清澈了,但铜离子和絮凝剂中的其他化学物质会混合正在絮凝沉淀物中,沉降在水体底部和淤泥中,不但影响了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水体仍然没有自净能力,一段时间后水体又会浑浊或黑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本发明设于治理水体中,不占陆地空间,并可以在治理大面积水域内拖拽迁移。其次相关袋体为柔性结构,可方便折叠搬运和展开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流内黑臭水体改善处理装置,包括沉降仓,沉降仓一侧中部成形有进水口,另一侧顶部成形有出水口,沉降仓底部成形有絮凝沉淀出料口,絮凝沉淀出料口处套设有收集袋;沉降仓内固定有若干柔性滤水条;沉降仓的进水口处连通有絮凝剂输入管,絮凝剂输入管连通有絮凝剂料仓;沉降仓连接有浮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水力螺旋桨,水力螺旋桨的转轴与絮凝剂输入管轴接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力螺旋桨的扇叶内部中空形成药腔,扇叶表面成形有若干与药腔连通的微孔,水力螺旋桨的转轴内成形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一端与絮凝剂输入管,另一端与药腔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孔的直径不大于0.1mm。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性滤水条上成形有若干突出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喇叭状集水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沉降仓连接有气囊,气囊连通有进出气管,进出气管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改进,收集袋底部通过抽淤管连通有储物箱,抽淤管上安装有抽淤泵。
本发明的优点:
1.不需要常规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实现了对污染水体的连续改善处理。
2.设于治理水体中,不占陆地空间,并可以在治理大面积水域内拖拽迁移。
其次相关袋体为柔性结构,可方便折叠搬运和展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力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