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多功能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2427.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丹丹;黄玉林;贾珍;潘曦;杜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1/65;F24F11/72;F24F11/46;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多功能 家用中央空调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多功能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空气净化产品技术领域,以实现独立或联合进行空气温湿度处理和空气净化效果。该系统包括室内机壳体、风机、空气质量检测控制仪、温湿度检测控制仪、电子风阀、进风口和送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风机,进风口包括进风口一和进风口二,送风口包括送风口一和送风口二,电子风阀包括电子风阀一、电子风阀二、电子风阀三以及电子风阀四;进风口一和进风口二分别对应设置电子风阀一和电子风阀二,送风口一和送风口二分别配合设置电子风阀三和电子风阀四;进风口一与风机之间设有空气净化模块,送风口一与风机之间设有温湿度调节模块,两检测控制仪能够控制电子风阀和对应模块的启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多功能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帮助人们解决了室内热舒适的问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雾霾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品质这个问题。每位现代城市居民一生约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污染由于其构成因素千差万别,比户外空气污染的危害更难评估。污染源包括供暖、做饭、家具、清洁卫生用品以及户外大气污染等,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室内空气的污染源有很多,例如装修带来的气态化学污染物甲醛、苯系物等,室内吸烟者以及烹饪带来的颗粒物,甚至人体新陈代谢排出废气废物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也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因此,空气净化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然而现有的空调和空气净化产品存在如下问题:
1、大部分家用中央空调仅具有温湿度调节功能,空气净化功能是通过独立的空气净化器实现的,独立的空气净化器与地面距离较小,整体净化效果不好。
2、有部分家用中央空调具有净化功能,即在室内机中加入了去除甲醛和PM2.5等的净化模块。净化模块本身是增加风系统阻力的,且无论室内空气品质如何,该系统向室内送风时始终会通过该净化模块,增加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也会影响实际净化效果,缩短净化模块的使用寿命。
3、家用中央空调一般仅在冬夏季使用,过渡季节通常不运行,导致过渡季节的送风也无法通过过滤净化处理,无法保障过渡季节的室内空气品质。如为了净化过渡季节的室内空气而运行家用空调系统,使得压缩机和蒸发器等同步运行,又会增加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
综上,需要开发同时具备温湿度调节和空气净化功能的机组,实现独立或联合进行空气温湿度处理和空气净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多功能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集合了空气温湿度调节、空气净化、空气净化调节和送风四种工作模式,起到降低全年系统运行能耗,同时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多功能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壳体、风机、空气质量检测控制仪、温湿度检测控制仪、电子风阀、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所述风机,所述进风口包括进风口一和进风口二,所述送风口包括送风口一和送风口二,所述电子风阀包括电子风阀一、电子风阀二、电子风阀三以及电子风阀四;所述进风口一和进风口二分别对应设置所述电子风阀一和电子风阀二,所述送风口一和送风口二分别配合设置电子风阀三和电子风阀四;所述进风口一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空气净化模块,所述送风口一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温湿度调节模块,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控制仪能够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以及电子风阀的启闭,所述温湿度检测控制仪能够控制所述温湿度调节模块以及所有电子风阀的启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2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