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管道上挤压支管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2639.X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鲍艳东;王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8 | 分类号: | B21C23/08;B21C23/21;B21C25/04;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挤压 方法 装置 | ||
一种在管道上挤压支管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是首先在主管道上部放置一个上模,同时将主管道支承在垫块上,在上模上设置与需成形支管相配的盲孔,然后在主管道中插入能升降的芯棒,芯棒上设置放置冲头的凹槽,将冲头放置在所述的凹槽中;第三,用导向销将上模和芯棒相连;最后,启动压机使芯棒沿导向销向上移动,冲头穿过主管道并带动管材进入上模的盲孔中形成支管,在沿主管道轴向等距、周向等角度分布形成一系列小尺寸支管,支管与主管整体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利于实现,通过合理设计模具及成型工艺,保证成形的支管高度、壁厚及支管分布满足图纸及技术条件的要求,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并提高产品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管加工技术,尤其是一种一次性支管成型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管道上挤压支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上对主管道上加工支管多采用焊接支管台或锻管机加工管嘴的方法实现。焊接支管台容易存在焊接缺陷,并且由于支管与主管间存在焊缝,造成材料整体性能不均,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机加工管嘴本身是标准不允许的,另外为了满足机加工管嘴的壁厚,原材料浪费十分严重。通过合理设计成形工艺及成形模具,实现支管与主管整体连接,并保证产品的尺寸及精度满足图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支管成型存在效率低或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发明一种在管道上成形多支管的方法,同时提供一种相应的成型装置,保证成形的支管高度、壁厚及支管分布满足图纸及技术条件的要求,代替以往采用焊接工艺或机加工支管制造的产品,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并提高产品生产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在管道上挤压支管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主管道上部放置一个上模,同时将主管道支承在垫块上,在上模上设置与需成形支管相配的盲孔,然后在主管道中插入能升降的芯棒,芯棒上设置放置冲头的凹槽,将冲头放置在所述的凹槽中;第三,用导向销将上模和芯棒相连;最后,启动压机使芯棒沿导向销向上移动,冲头穿过主管道并带动管材进入上模的盲孔中形成支管,在沿主管道轴向等距、周向等角度分布形成一系列小尺寸支管,支管与主管整体连接。
通过多次更换不同的冲头逐步形成支管,并在每次挤压成形后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应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在管道上挤压支管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上模1、芯棒2、冲头3、垫块4、导向孔5,所述上模1上分布有支管盲孔,支管盲孔的尺寸与管道上预成形的支管的外廓尺寸一致,支管盲孔的间距与管道上预成型的支管的间距一致;所述芯棒2上加工有固定冲头3的凹槽,凹槽的间距与支管孔的间距一致。
所述上模1与芯棒2上加工有导向孔5,导向孔中安装有导向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装置结构简单,利于实现,通过合理设计模具及成型工艺,保证成形的支管高度、壁厚及支管分布满足图纸及技术条件的要求,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并提高产品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支管成形过程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26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安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船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花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