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3773.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34;C08K9/12;C08K3/04;C08K3/38;C08K9/04;C08J5/18;C08L75/08;C09K5/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塑性 亚胺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制法 | ||
1.一种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及组分,其特征在于:5-24份改性氮化硼负载碳纳米管、36-42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30-34份1,5-二异氰酸萘、5-10份扩链剂、5-8份1,4-丁二醇、0.2-1份催化剂;所述扩链剂为苝四甲酸二酐;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改性氮化硼负载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瓶中加入蒸馏水和氨基化碳纳米管,将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处理30-60min,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L-色氨酸和氢氧化钠,将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处理30-60min,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反应瓶中,进行超声分散处理20-40min,将溶液加热至60-80℃,匀速搅拌活化2-4h,将溶液转移进自动水热反应釜,加热至120-140℃,反应15-25h,将溶液除去溶剂,洗涤固体产物并干燥,制备得到L-色氨酸酯化的改性碳纳米管;
(2)向反应瓶中加入改性碳纳米管和纳米氮化硼,将溶液在40-80℃下进行超声分散处理1-2h,超声频率为25-35KHz,将溶液除去溶剂并干燥,制备得到改性氮化硼负载碳纳米管;所述自动水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盖、所述反应釜盖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卡块活动连接、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与反应釜体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体外层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反应釜体左下方设置有反应釜滤膜,所述反应釜体右下方设置有反应釜挡板、所述反应釜体下方与滤液釜体活动连接,所述滤液釜体左上方设置有滤液釜挡板,所述滤液釜体右上方设置有滤液釜体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L-色氨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1.2-1.8:1.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和纳米氮化硼的质量比为1:2.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反应瓶中通入氮气排出空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5-24份改性氮化硼负载碳纳米管、36-42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30-34份1,5-二异氰酸萘,搅拌溶解后加入0.2-1份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将溶液加热至35-55℃,反应1-3h,再加入5-10份扩链剂苝四甲酸二酐,将温度升至80-90℃,反应2-3h,再升温至130-140℃,反应2-4h,将温度降至35-50℃,5-8份加入1,4-丁二醇,反应1-2h,将溶液倒入成膜模具中,置于烘箱中加热至80-100℃,干燥溶剂固化成膜,制备得到高导热的热塑性酰亚胺化聚氨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7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