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4288.6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钟正平;钟广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胜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9/06;H02K5/20;H02K5/16;H02K5/10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转 永磁 电机 | ||
本发明为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有主轴,主轴上固定有定子组,定子组包括定子支架,定子支架外设有漆包线圈,主轴穿设在定子支架的中孔内,定子组外套设有外转子,定子组通过上盖、下盖进行封装,主轴贯穿上盖、下盖的中孔,上盖、下盖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进行转动,定子支架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主轴的下端固定有轴承内支架,轴承内支架内设有气体通道,下盖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下盖的下侧设有引流罩,引流罩与下盖之间形成散热腔,引流罩上开设有与气体通道以及散热腔均相通的进气孔,引流罩外侧与风叶板形成若干出风口。本发明具有散热效果显著,并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外转子永磁电机是通过转子的上盖以及下盖相扣合所形成密闭空间并将定子置于其内部。转子在长时间工作后,电机内的漆包线圈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此类永磁电机密闭的结构,热能不能及时散去,对于永磁电机内的磁钢以及漆包线圈具有较大的损坏,使此类外转子永磁电机寿命短暂。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将水冷导热结构设置于主轴内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由于该结构中水冷导热的结构只接触与主轴与定子连接处部分,而转子与定子之间即漆包线圈位置是发热主要位置,这就导致散热位置不够准确,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它能够降低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温度,改善散热能力,进而延长外转子永磁电机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有主轴,主轴上固定有定子组,定子组包括定子支架,定子支架外设置有漆包线圈,所述主轴穿设在所述定子支架的中孔内,定子组外套设有外转子,所述定子组通过外转子上下两端所固定连接的上盖以及下盖进行封装,主轴贯穿所述上盖以及下盖的中孔,上盖以及下盖分别通过固定于主轴上的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在进行转动,所述定子支架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冷却空腔,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固定第二轴承的轴承内支架,轴承内支架内设有与所述冷却空腔相通的气体通道,下盖的底面成型有若干由内向外延伸的风叶板,下盖的下侧设置有固定于所述主轴底部的引流罩,引流罩与下盖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引流罩上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以及散热腔均相通的进气孔,引流罩外侧与风叶板形成若干个出风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密封片,所述环形密封片的上端面与所述定子支架的下端面相抵,且环形密封片的内圆将所述冷却空腔与气体通道相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油封,油封的外圈与所述下盖的中孔内圈相抵,所述油封的内圈通过设置于轴承内支架下端的衬套所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的正下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罩底部的中心成型有向上凸起的进气凹槽,进气凹槽为柱形凹槽结构,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进气凹槽的槽底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以及下盖通过螺栓的方式与所述外转子相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支架与主轴之间通过销键进行固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在主轴上的定子支架增设与外界空气相通的冷却空腔,外转子下端所连接的下盖在随着外转子转动过程中,利用若干个风叶板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散热腔内的气体通过出风口流出,引流罩上所成型的进气孔利用所产生的气压能够差不断地进气,实现定子支架内的冷却空腔高效换气,大幅提升散热效率,从而保障外转子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胜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胜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