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前端充气防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4735.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段瑞永;闫吉玲;张文俊;邱锐;黄龙;李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7/28;F04B37/12;F04B35/00;F04B49/06;F04B5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艳姣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前端 充气 防水 装置 | ||
一种地下车库前端充气防水装置,设置在地下车库入口的坡道上,包括气囊、翻板和液压缸,所述坡道上设置有气囊槽,气囊槽的两端延伸于坡道两侧的墙体内,并向墙体上侧延伸形成气囊密封槽,气囊安装于气囊槽的底面,气囊的两端均竖向设置有导向柱,翻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气囊槽的顶面,翻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有液压泵,气囊连接有空压机;气囊密封槽的墙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两侧墙体附近或车库内设置有多个水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液压泵和空压机工作。本发明可自动检测坡道的积水情况来控制翻板和气囊动作,起到阻水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地下车库被灌水,保护了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车库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车库前端充气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夏季由于频繁的暴雨天气,出现多起地下车库被淹现象,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传统车库没有完善的防水装置,大部分是通过地面覆盖栅板与地下排水道相通,或在地下车库的入口处设置截水沟;但是在暴雨情况下,雨水量较大,往往会出现排水量不足而导致水流往地下室和地下车库流穿,雨水淹没地下车库。部分小区的地下车库悬挂防水挡板,在防水挡板背部垒高防汛沙袋,以阻止水流灌入地下车库;但由于沙袋无法紧固,往往会出现滑坡、冲垮等现象,导致阻水失败;同时,防水挡板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当雨水湍急时可能来不及进行固定防水挡板和沙袋,从而操作人员带来风险,地下车库也将面临灌水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地下车库前端充气防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车库前端充气防水装置,设置在地下车库入口的坡道上,包括气囊、翻板和液压缸,所述坡道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气囊槽,所述气囊槽的两端延伸于坡道两侧的墙体内,并向墙体上侧延伸形成气囊密封槽,所述气囊安装于气囊槽的底面,气囊的两端均竖向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安装于气囊密封槽内的墙体上,所述翻板可转动地覆盖安装于气囊槽的顶面,所述翻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可驱使其转动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于墙体上,所述液压缸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气囊连接有空压机,所述液压泵和空压机嵌设于墙体内;所述气囊密封槽的墙体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囊充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坡道两侧的墙体附近或车库内的柱子附近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压力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所述液压泵和空压机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坡道沿气囊槽远离地下车库入口的顶面处向下凹陷形成铰接槽,所述铰接槽内均设有多个铰接座,所述翻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铰接座相匹配的曲形构件,所述曲形构件与铰接座通过销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液压缸活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的驱动端铰接有与曲形构件相匹配的曲形连杆,所述曲形连杆与曲形构件通过销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内的坡道侧面上设置有与曲形连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开关,所述翻板转动至垂直于坡道的位置时触发所述限位开关,以使液压泵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置有压力高限值和水位高限值,触发水位高限值报警时控制器控制液压泵和空压机启动,触发压力高限值报警时控制器控制空压机停止。
进一步地,任两个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不低于水位高限值时,控制器触发水位高限值报警且控制液压泵和空压机启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自动检测坡道的积水情况来控制翻板和气囊动作,起到阻水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地下车库被灌水,保护了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同时,翻板对气囊进行支持,增强了气囊阻水的稳定性;气囊与各槽体形成密封效果,防止积水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囊处于充气状态下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