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5261.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辉;隋军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27/30;B32B27/12;B32B27/02;B32B27/36;B32B3/24;D04C1/02;D04C1/06;B05D7/24;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中空 透气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膜管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所述透气膜管由非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其上设有均匀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01-30μm;所述纤维层由涤纶树脂、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该纤维层的厚度为0.1-2.6mm,该纤维层上具有孔隙结构;
所述纤维层由线状材料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缠绕编织制得,所述编织方法为:将高密度聚乙烯和/或涤纶树脂的线状材料通过编织机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缠绕编织0.1-2.6mm厚度的材料,即得纤维层;
所述非生物降解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所述透气膜管由聚四氟乙烯经过冷挤压,热拉伸和/或化学氧化工艺制成中空管材,同时形成所述微孔。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管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包括以下步骤:
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备:向聚四氟乙烯中加入增强剂,混合均匀,得到改性聚四氟乙烯;
冷挤压:向上述改性聚四氟乙烯中加入粘合剂,通过冷挤压的方式挤压成管材;
热拉伸:将上述管材预热后绕过具有转速差异的两个传动轮,将所述管材拉伸出均匀的微孔,得到透气膜管;
纤维层制备: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设置厚度为0.1-2.6mm的纤维层,使所述纤维层具有孔隙结构,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备步骤中,所述增强剂为二氧化硅和/或二氧化钛,所述增强剂的加入量为5wt%-10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管的内径为0.1-3mm,外径为0.3-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拉伸步骤中,所述预热温度为350-380℃,后传动轮转速为前传动轮的1.5-3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制备步骤中,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纤维层:
编织法:将高密度聚乙烯和/或涤纶树脂的线状材料通过编织机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缠绕编织0.1-2.6mm厚度的材料,即得纤维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法中,采用20S纱支、65*78密度进行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辉;隋军,未经曹辉;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2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形护栏板加工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