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装置及抗疲劳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5398.4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2C7/06;B02C18/10;B02C21/00;C07D311/62;C09B6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彭龙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 花青素 提取 装置 疲劳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装置及抗疲劳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领域,包括提取主体和设置在提取主体原料入口处的粉碎装置,所述提取主体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圆柱体容器,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容器内部并可沿所述圆柱体容器轴线方向运动的活塞组件,所述粉碎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体容器上,所述活塞组件底部安装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圆柱体容器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步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先将其葡萄籽粉碎成粉末状,再与溶剂充分混合,利用活塞组件快速改变环境气压,使得粉末中的原花青素组分脱离粉末主体,达到与其他组分分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装置及抗疲劳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为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普遍栽培的水果之一,属水果中的珍品,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水果的四分之一。在我国葡萄是重要的果树,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葡萄栽培业随之发展,特别是近十年葡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为40.81万hm2,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产量达到579.4万吨,世界排名第5位。
原花青素是一大类类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在木本和草本植物中普遍存在。在葡萄中,原花青素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主要他们往往以缩合单宁形式存在(三到五个亚基的原花色素聚合物)。在某些品种、皮、茎、籽中原花色素结构不同。此外,品种间类型和浓度也大不相同。在葡萄籽和皮中,己鉴定二十种原花青素单体三聚体。籽中的原花青素有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单元,而葡萄皮和葡萄酒显示花色素主要为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单位为主。
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现有的溶剂提取法存在耗费溶剂量大、提取时间长,而且提取率并不算太高,普遍提取率保持在7%左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效率低,耗费溶剂量大、提取时间长,而且提取率并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装置,包括提取主体和设置在提取主体原料入口处的粉碎装置,所述提取主体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圆柱体容器,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容器内部并可沿所述圆柱体容器轴线方向运动的活塞组件,所述粉碎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体容器上,所述活塞组件底部安装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圆柱体容器内部。
采用两步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先将其葡萄籽粉碎成粉末状,再与溶剂充分混合,利用活塞组件快速改变环境气压,使得粉末中的原花青素组分脱离粉末主体,达到与其他组分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机座、粉碎机构和研磨机构,所述粉碎机座装置在所述圆柱体容器侧壁上,所述研磨机构安装在所述粉碎机座上,所述粉碎机构安装在所述研磨机构上方,所述粉碎机构出口与所述研磨机构入口相通,所述研磨机构出口与所述提取主体入口相连。
采用二级粉碎结构,一级粉碎将葡萄籽粉碎成规格较为统一的小颗粒状,可有效分担研磨机构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研磨机构处理的小颗粒规格较为统一,使得其处理后得到的粉末颗粒尺寸均匀性非常理想。
进一步,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第一研磨壳体、第二研磨壳体、研磨电机、定磨盘和动磨盘,所述第一研磨壳体上方设有一与所述粉碎机构出口相连通的入口,所述研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粉碎机座上,所述动磨盘中心固定安装在所述研磨电机旋转轴上;所述第一研磨壳体和所述第二研磨壳体套设在所述研磨电机旋转轴上,且所述动磨盘位于所述第二研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研磨壳体内壁与所述研磨电机旋转轴外壁形成碎粒传送通道;所述定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研磨壳体靠近所述第一研磨壳体一侧内壁上,且所述动磨盘与所述定磨盘相对,所述第二研磨壳体下方设有与所述提取主体入口相连通的出口。
研磨机构中的定磨盘表面由两组相交的凸线组成,每组凸线由若干平行等距的凸线组成,两组凸线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媒体内容访问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网络控制设备的线缆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