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5569.3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侯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3/02 | 分类号: | B65B63/02;B65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杆下 连续 打包 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底端焊接有延伸架,液压伸缩杆,所述的延伸支架中部均镶嵌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的液压伸缩杆一端焊接有操作架,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底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的第二气动伸缩杆的气压输入端与第二气泵气压输出端相互贯通经过设置台板以及称重台,在使用时加强了其在使用时对于工件进行实时的称重,防止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出料完成后进行称重的情况发生,并且经过操作架配合液压伸缩杆以及相应的第一气动伸缩杆和第二气动伸缩杆,在使用时实现了其后续后续打包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电缆铜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铜杆是电线电缆生产的原材料之一,一般用电解铜生产,电阻率低于低氧铜杆,因此在生产对电阻要求比较苛刻的产品中,无氧铜杆比较经济;制造无氧铜杆要求质量较高的原材料;无氧铜杆显得更为优越的是拉制直径0.5mm的铜线。6MM的无氧铜杆用于生产铜扁线。
由于生产铜杆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上引生产的铜杆,氧含量在2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的铜杆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俗称光亮杆。
然而现有技术中铜杆在生产过程中后续阶段一般都是收线和打包的,然而现有技术在进行收线打包过程中一般都是进行收线卷绕而后进行称重后再进行打包,然而收线后称重过程中其卷绕好的铜杆容易出现散乱,二对于后续打包过程就比较麻烦,并且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在后续增加称重设施铜杆通过传输设施来进行传输至称重的位置进行称重,这样的方式在使用时大大增加了其使用时复杂以及能源消耗,从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底端焊接有延伸架,液压伸缩杆,所述的延伸架中部均镶嵌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的液压伸缩杆一端焊接有操作架,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底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的操作架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气动伸缩杆,所述的第一气动伸缩杆的气压输入端与第一气泵气压输出端相互贯通,所述的操作架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气动伸缩杆,所述的第二气动伸缩杆的气压输入端与第二气泵气压输出端相互贯通。
内槽,所述的支架之间的地面上开设有内槽,所述的内槽内侧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升降支臂,所述的升降支臂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升降平台,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动力输出端安装有台板,所述的台板上表面均匀焊接有四个称重台,所述的称重台上表面焊接有盛放平台。
优选的,所述的台板还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的称重台与盛放平台在台板上形成一个凹槽,所述的台板对应凹槽内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外围的台板上对应凹槽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的台板还包括:台架,所述的台板上表面的凹槽内摆放有台架,所述的台架对应第一定位孔处焊接有定位杆,所述的台架对应第二定位孔处焊接有中心柱。
优选的,所述的台架还包括:滑槽和限位杆,所述的台架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台架上十字形结构的四个杆子上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套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的台架还包括:插槽,所述的滑槽下方的台架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的滑槽上表面开口,所述的插槽远离台架中心的一端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