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179.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廖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16;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焊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包括多条独立的线体,还包括一个激光焊工作站,多条线体分布在激光焊工作站周围,激光焊工作站内设有一套激光焊系统,多条线体共用一套激光焊系统;激光焊系统包括激光房、光源房、除尘设备,激光房内设置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地面定位机构,各条线体内的工件底部均设有定位托盘,通过定位托盘与地面定位机构配合实现定位,地面定位机构周围布置有多台激光焊接机器人;光源房内设置有一台激光发生器,每台激光焊接机器人上设有激光头,激光发生器通过多条激光光纤分别与多台激光焊接机器人的激光头相连接。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多条线体共用一套激光焊系统,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线,尤其涉及的是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汽车白车身生产制造过程中,针对板件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阻焊、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激光焊接具备能量密度高、焊接变形小及焊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激光焊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制造业。
传统的白车身生产线中,激光焊工位直接规划于线体线体内部,各个线体内部均设置有激光焊接工位,如顶盖激光焊工位规划于顶盖线体内,门盖激光焊工位规划于门盖线体内,此种布局方式,在每个线体内部的激光焊工位均需配备一套激光焊系统,导致需要投入很多套激光焊设备,由于激光焊设备费用相对而言较高,一套激光焊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动辄几百万,因此投入成本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以期实现多条线体共用一套激光焊系统,从而大大节省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包括多条独立的线体,还包括一个激光焊工作站,多条线体分布在激光焊工作站周围,所述激光焊工作站内设有一套激光焊系统,多条线体共用一套激光焊系统;
所述激光焊系统包括激光房,所述激光房内设置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地面定位机构,各条线体内的工件底部均设有定位托盘,通过定位托盘与地面定位机构配合实现定位,所述地面定位机构周围布置有多台激光焊接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托盘底部设有两个定位销以及多个上定位块,所述定位托盘为矩形托盘,两个定位销位于定位托盘底部不相邻的两个角的位置上,定位托盘底部另外两个角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上定位块;所述地面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定位孔组件以及多个下定位块,两个定位孔组件与两个定位销一一对应的相插接配合实现定位,下定位块与上定位块的数量相同,多个下定位块的底平面与多个上定位块的顶平面一一对应的相贴合实现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托盘底部设有气电快插母头,所述地面定位机构顶部设有与气电快插母头相插接配合的气电快插公头。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的两个定位孔组件分别为第一定位孔组件和第二定位孔组件,所述第一定位孔组件包括四个第一轴承,每个第一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支座上,四个第一轴承支座围成一个矩形框架,四个第一轴承围成一个供定位销插入的第一插入空间;所述第二定位孔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轴承,每个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轴承支座上,两个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供定位销插入的第二插入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焊系统还包括光源房,所述光源房设置在激光房外侧,所述光源房内设置有一台激光发生器,每台激光焊接机器人上设有激光头,所述激光发生器通过多条激光光纤分别与多台激光焊接机器人的激光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焊系统还包括除尘设备,所述除尘设备设置在激光房外侧,通过除尘设备对激光房内部进行除尘。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设备通过除尘管道与激光房相连接,所述除尘管道整体呈U形,所述除尘管道围在激光房的三个侧面外围,且除尘管道上设有多个分支管,通过多个分支管伸入激光房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