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管道的自修复防腐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517.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陈波;马选坤;周鹏;张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8 | 分类号: | C09D5/08;C09D163/00;C09D7/65;B01J1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533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气 回收 管道 修复 防腐 涂层 | ||
本发明涉及化工结构防腐蚀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的防腐涂料缺乏防腐持久性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管道的自修复防腐涂层,所述自修复防腐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乳胶溶液54‑60份、自修复缓释球6‑10份、增塑剂4‑6份及填充料4‑8份;所述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乳胶溶液的浓度为60‑70wt%;所述自修复缓释球包括共聚物‑介孔SiO2壳和负载于共聚物‑介孔SiO2壳内的自修复剂。本发明通过引入自修复缓释球,在触发条件下自修复缓释球内及时释放出自修复剂来提升对防腐蚀涂层的基层材料进行修复,极大提升防腐涂层的使用周期与防腐效果,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结构防腐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管道的自修复防腐涂层。
背景技术
工业上在处理不锈钢酸洗污泥等原料提取镍铬合金时,产生大量含SO2,H+带水气的烟气,对管道和设备,除尘系统腐蚀严重,采用多种方式加厚钢板,使用不锈钢材质等,管道寿命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则无法使用,发生穿孔、漏烟。这些现象不仅会极大的提升维护成本,还会造成废气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生物健康带来威胁。由于管道内排放的烟气是刚烧结完毕所产生的废气,带有较高的余温,这就要求排气管道及管道内壁涂料除了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外,还要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由于烟气与管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温差,容易产生附着在管道壁上的水蒸气;除此之外,当防腐涂料受到腐蚀损伤的时候,涂料自身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能够极大的延缓涂料的损伤。为提升工业废烟气所接触管道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障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制备出具有较高自修复性能的管道内涂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利号CN201711009288.9,专利名称为“一种耐高温的烟气管道防腐涂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烟气管道防腐涂料,包括质量比为8:1的A、B两个组分;其中A组分以重量份表示,包括微硅粉20-30份、阻燃剂10-15份、增韧剂8-12份、增塑剂9-15份和环氧树脂75-90份;其中B组分以重量份表示的间苯二甲胺10-12份和二氨基二苯基砜5-8份。本发明通过选用双酚S环氧树脂作为涂层覆膜的载体,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因为通过添加有混合耐热填料,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一般能够达到200-350℃范围内使用;但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涂层表面强度较低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故增加了增韧剂来提高整个环氧树脂的强度和抗冲击剥离性能;而采用的两种混合的固化剂与双酚S环氧树脂形成较好的耐高温固化体系。
其不足之处在于,该防腐涂料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但是当涂层受损的时候,缺少自修复的能力,不利于其防腐的持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防腐涂料缺乏防腐持久性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管道的自修复防腐涂层,本发明通过引入自修复缓释球,在触发条件下自修复缓释球内及时释放出自修复剂来提升对防腐蚀涂层的基层材料进行修复,极大提升防腐涂层的使用周期与防腐效果,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管道的自修复防腐涂层,所述自修复防腐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乳胶溶液54-60份、自修复缓释球6-10份、增塑剂4-6份及填充料4-8份。
本发明制备了自修复防腐涂层,当管道内防腐涂层表面受到腐蚀的时候,自修复缓释球遇到酸环境的时候,自修复缓释球内会缓释出自修复剂放出甲基硅油,释放出的甲基硅油一方面能够将破损处通过硅氧键重新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能够对涂层因受热导致的微裂纹产生修复滋润的作用,最终实现防污涂层自修复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乳胶溶液的浓度为60-70wt%;所述填充料为耐高温铝酸盐、高铝骨料及金刚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塑剂为凡士林、氯化石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