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7097.5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匡金俊;彭旭;毛志明;郭玉平;王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H01M8/046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泄露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进气管路包括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比例阀与第一电磁阀连接,比例阀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出气管路包括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第六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七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第八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五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提出的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可更为精确的检测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时,是通过空气和氢气隔离质子交换膜两侧,进行质子及电子的交换而产生电,而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达到边界条件(氢气浓度在空气中体积占比为4%-75%)后,仅需很低的能量(静电)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因此,在燃料电池堆内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中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用于隔离两种反应气体,而在研发以及生产过程中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检测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目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行业中主要通过将燃料电池堆整体浸泡在液体中,再通入气体,以对可能存在的泄漏点进行观察检测。而燃料电池系统则主要通过充入检测规定压力的气体,以在规定时间内,对在限定范围内的压力进行判定。
然而,目前对于燃料电池堆的泄露检测,因会把整体电堆浸泡在液体中,在检测完成后需对燃料电池堆进行长时间的干燥处理,不利于燃料电池堆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在批量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过程中对燃料电池堆质量控制,并且由于是通过人工观察泄露,因此没有精确和严格的量化标准。而目前对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泄露检测,因采集的压力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譬如温度,导致其检测精度低,不利于批量生产对燃料电池系统的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燃料电池泄露检测方式存在检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该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其中:
所述进气管路包括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比例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比例阀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还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还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
所述出气管路包括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六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七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八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五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路还包括第二流量计、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和第十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进口管道上;所述第九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第十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第十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为气体质量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燃料电池泄露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切换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系统检测功能的第十二电磁阀,所述第十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比例阀的进口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溜槽堵塞自动冲水疏通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自控镇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