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苦楝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37270.1 申请日: 2020-06-12
公开(公告)号: CN111773270A 公开(公告)日: 2020-10-16
发明(设计)人: 彭红;周刚;王颖思;施庆珊;谢小保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主分类号: A61K36/58 分类号: A61K36/58;A61P31/04;A61P17/02;A61P3/10;A61P17/00;A61P29/00;A61P17/04;A61P31/00;A61P33/14;A23L3/3472;A01N65/26;A01P1/00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陈洁娣;刘明星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抑制 铜绿 假单胞菌 生长 及其 生物膜 形成 苦楝果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苦楝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经试验证明,本发明的苦楝果提取物在含量为0.5‑1.0g/mL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浮游菌的生长及其生物膜的形成,在含量为0.25‑0.5g/mL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但能较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本发明的原材料天然环保,抑菌抑膜效果显著,有益于人体健康。苦楝果提取物可应用于制备清洗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慢性伤口、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痛痒等的药物、食品保鲜防腐剂或日化产品抗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日化、植物和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苦楝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化学杀菌剂长期大量以及不正当使用使得很多微生物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与此同时,化学杀菌剂的残留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化学杀菌剂在很多领域受限受禁,这促使科研人员从现有的具优异杀菌功能的天然植物和中草药中挖掘更多的活性成分。特别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到有效抑制疟疾的青蒿素的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治过程中,中草药制剂和疗法多次出现在诊疗方案中,这些必定会将我国的天然产物抑菌抑病毒研究和开发利用推向新的高潮。

而截止目前,科研人员已发现全世界约1600种以上的植物含有杀菌、杀虫、抗病毒功效物质,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楝科植物,主要包括苦楝、川楝和印楝。苦楝在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较常见。诸多文献报道了苦楝对多种微生物有抑菌、杀菌、驱虫、杀虫、抗病毒、抗肿瘤等多重活性。有学者研究发现苦楝树乙醇提取液对黑曲霉、绿色木霉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苦楝浸剂对黄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藓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红色皮肤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是细菌的一种生存形式,有数据表明在自然界中高达95%的细菌都是以细菌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附着于生物或非生物材料表面,被自身分泌的胞外大分子包裹并具有一定三维结构特点的细菌群体。由于生物膜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有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的抗药性比其在浮游状态高10~1000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还会导致很多的危害,如对附着的材料表面产生腐蚀作用、污染医疗器械和引发人类疾病等。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就是细菌附于伤口床,与自身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膜状组织,慢性伤口因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而易发感染甚至形成难以处理的细菌生物膜,增加了治疗难度,影响愈合效果。临床多见于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慢性伤口。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俗称绿脓杆菌,是一系列严重化脓性感染,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和囊状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极易在体内外形成生物膜。该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术后或某些治疗后的患者极易感染本菌,常引发术后伤口感染,烧伤伤口也易感染铜绿色假单胞菌,也可引起褥疮、脓肿、化脓性中耳炎等,引起的感染病灶可导致菌血症和败血症,可造成死亡。因此需要筛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药物或者方法,从而减少该菌的危害性。很多的研究已经证实PA对多种抗生素等杀菌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如果能从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发现对PA有杀灭效果的活性成分,并加以开发利用,将极大拓展防治该菌的药物谱。抗生素治疗细菌生物膜历来存在争议,有文献报道,抗生素虽然可杀灭链球菌,但却促进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雷菌等其他细菌形成生物膜,这些细菌定植于伤口的深层,抗生素难以发挥作用,导致细菌持续存在从而延缓伤口的愈合。疾病也能影响细菌生物膜生存与否,如糖尿病患者伤口中的链球菌是非糖尿病的63倍。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