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7560.6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3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铭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H01G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洪美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圆柱形的铝壳;铝壳内设有包含隔膜与电极片的卷绕层;铝壳底部设有一对与卷绕层电气连接的引脚;铝壳底部设有顶盖,顶盖顶部开设一组十字形布置的预断裂槽;铝壳顶部套设有伸缩套,伸缩套顶部封闭,伸缩套可沿铝壳轴向方向变形伸长;通过伸缩套防止顶盖爆裂之后电解质外溢,保证电路安全;本发明通过铝壳顶部套设的伸缩套,在电容爆裂时沿铝壳轴向方向伸长,进而避免电解质外溅,保证电路板上其他电器元件的安全,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
电容器是储存电量和电能(电势能)的元件。一个导体被另一个导体所包围,或者由一个导体发出的电场线全部终止在另一个导体的导体系,称为电容器。
一般电容故障现象:电容开路、击穿、漏电、通电后击穿。
1、元器件开路
电容器开路后,没有电容器的作用。不同电路中的电容器出现开路故障后,电路的具体故障现象不同。如滤波电容开路后出现交流声,耦合电容开路后无声等。
2、元器件击穿
电容器击穿后,失去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两根引脚之间为通路,电容器的隔直作用消失,电路的直流电路出现故障,从而影响交流工作状态。
3、元器件漏电
电容器漏电时,导致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绝缘性能下降,两极板之间存在漏电阻,有直流电流通过电容器,电容器的隔直性能变差,电容器的容量下降。当耦合电容器漏电时,将造成电路噪声大。这是小电容器中故障发生率比较高的故障,而且故障检测困难。
4、通电后击穿
电容器加上工作电压后击穿,断电后它又表现为不击穿,万用表检测时它不表现击穿的特征,通电情况下测量电容两端的直流电压为零或者很低,电容性能变坏。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电容器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0780017701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具有将阳极箔、第一隔膜、阴极箔及第二隔膜依次重叠并卷绕而成的电容器元件,使该电容器元件浸渍驱动用电解液并收纳于金属壳体内后,利用封口材密封金属壳体的开放端。而且,使卷绕前的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的合计厚度A与卷绕后的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的合计厚度B的比率B/A为0 .5~0 .8;但现有电容的电压过高造成电容击穿短路之后,电容发出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得电容内产生大量高温气体,电容顶部顶盖从预断裂槽处爆裂,现有电容没有防护,进而使得电容爆裂之后内部的电解质向外部飞溅,进而污染电容附近的电路板和其他电子元件,造成更多的短路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电容的电压过高造成电容击穿短路之后,电容发出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得电容内产生大量高温气体,电容顶部顶盖从预断裂槽处爆裂,现有电容没有防护,进而使得电容爆裂之后内部的电解质向外部飞溅,进而污染电容附近的电路板和其他电子元件,造成更多的短路破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铭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铭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协同爬塔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手柄挂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