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硬盘电源状态动态转换实现节能的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7992.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付水论;程世超;王鹏;张敏;杨德晓;叶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25 | 分类号: | G06F1/3225;G06F1/32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硬盘 电源 状态 动态 转换 实现 节能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硬盘电源状态动态转换实现节能的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定义硬盘工作电源状态以及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对应的硬盘状态参数存入工作电源状态查询表;通过下发电源状态命令将硬盘设置为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和非工作电源状态;获取硬盘的性能指标和温度指标并通过预设的性能控制目标、温度控制目标控制硬盘工作电源状态进行动态转换。解决了如何既能满足性能目标,又能尽可能降低功耗实现节能的控制机制,解决了因为将硬盘工作电源状态设置在功率较高的状态,造成硬盘温度过高从而损坏硬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节能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硬盘电源状态动态转换实现节能的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硬盘性能的提高,功耗也随之增加。在当前1U的服务器中,最多支持32个E1.SSSD。以当前主流的E1.S SSD的功耗为例,单个E1.S SSD的功耗为14W,32个E1.S SSD的总功耗为448W,该功耗已经超过了CPU的功耗。在实际的服务器系统中,当32个E1.S SSD完全插入的系统中,E1.S SSD的功耗不可能达到最大值,因为CPU由于其处理能力或PCIe带宽限制而无法用力推动设备。E1.S SSD实际功率还跟其所参与的软件业务相关,当服务器系统处理高性能、高并发的业务的时候,E1.S SSD会消耗更大功率。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无论服务器系统对硬盘性能的需求是怎么样的,硬盘始终工作在同一种的电源状态下,即使当服务器系统对硬盘读写性能要求不需要这么高的时候,硬盘也处于这种功率高的电源状态,从而造成系统无法根据实际使用的性能要求进行节能。
发明内容
针对无论服务器系统对硬盘性能的需求是怎么样的,硬盘始终工作在同一种的电源状态下,即使当服务器系统对硬盘读写性能要求不需要这么高的时候,硬盘也处于这种功率高的电源状态,从而造成系统无法根据实际使用的性能要求进行节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硬盘电源状态动态转换实现节能的方法、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过硬盘电源状态动态转换实现节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定义硬盘工作电源状态以及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对应的硬盘状态参数存入工作电源状态查询表;
通过下发电源状态命令将硬盘设置为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和非工作电源状态;
获取硬盘的性能指标和温度指标并通过预设的性能控制目标、温度控制目标控制硬盘工作电源状态进行动态转换。
优选地,硬盘状态参数包括最大功率、进入状态时间、退出状态时间、相对读通量、相对读延时、相对写通量、相对写延时。
优选地,定义硬盘工作电源状态以及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对应的硬盘状态参数存入工作电源状态查询表的步骤包括:
定义硬盘工作电源状态以及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对应的最大功率、进入状态时间、退出状态时间、相对读通量、相对读延时、相对写通量、相对写延时参数并存入工作电源状态查询表,其中,在工作电源状态查询表中硬盘工作电源状态Sn,n的数值越大硬盘最大功耗越小读写性能越低。
优选地,通过下发电源状态命令将硬盘设置为不同的工作电源状态和非工作电源状态的步骤中包括:
当动态设置硬盘的工作电源状态时,硬盘在两个工作电源状态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Ttransition=Texit0+Tentry1,并且提交一次硬盘工作电源状态后,至少要等待Ttransition时间才能提交下一次硬盘工作电源状态;
其中,Texit0表示当前状态的退出状态时间,Tentry1表示需要进入状态的进入状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