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中钛渣的强化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8332.0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安川;吴仕波;刘宁斌;陈涛;汪勤峰;张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亢能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中钛渣 强化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中钛渣的强化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料、冶炼、冶炼参数设定和按常规出渣、出铁。本发明炉缸工作状态良好,均匀性、活跃程度得到显著改善,得到低硅而较高物理热铁水新状态,铁水低硅范围及偏差值进一步得到控制,渣铁流动性、稳定性得到改善,实现高炉利用系数3.65t/(m3.d)的长周期稳定冶炼低硅低硫合格生铁,通过显著提升单体高炉年产量显著降低单位生铁固定资产分摊、财务管理、人工工资、电费等,从而降低吨铁冶炼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冶炼方法,尤其是一种高炉中钛渣的强化冶炼方法,属于高炉冶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铁联合企业生产过程中,生铁冶炼成本占吨材全成本的70~75%,其中生铁原燃料成本占生铁成本的90%以上。此外,炼铁工序作为投资庞大、单体物料消耗巨大、生产经营中资金占用庞大、人工相对密集的重工产业和能源消耗大户,在生铁制备成本中固定费用折旧、单位电费和管理、财务、人工费用在总额上的年数额也是非常巨大的,在单位成本上通常表现为300~500元/t铁,单个高炉年总额可达到数亿元以上。
因此,各类钢铁企业因地制宜,采取了适应自身地理区域、管理及技术特点,发挥在规模效益、制备成本上的优势。各类钢企炼铁工序采取的改善生产经营、降低生铁冶炼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一般有:一是长时期稳定使用国外优质进口矿石,这类企业大多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海港口优势,技术特点为利用优质资源取得较为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大型高炉以宝钢、曹妃甸为代表,其特点是入炉品位达到58.0%以上,以降低综合燃料比指标为竞争优势;中小型高炉以福建三明、新兴铸管、日照钢铁为代表,其特点是入炉综合品位56.0%以上,中小型高炉利用系数可以达到4.0t/(m3.d)以上;第二类是居于国内富矿区或是拥有沿江地域优势,以较好的国内优质资源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如重钢、河北钢铁等;再一类是著名的高钒钛磁铁矿冶炼,攀钢、德钢等依托储量极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山资源形成了高钒钛渣冶炼特色;其他还有包钢的稀土铁矿冶炼等。形成了各自冶炼技术特色。
云南内陆地区优质海外进口铁矿昂贵的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运输费用及有限内陆运输能力,已经成为吨铁制备成本均高不下的主因。因此,改善炼铁生产经营、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为:一方面,持续增加具有较高经济性的本地和周边原料燃料资源应用比例,通过在高炉合理冶炼方式体现在降低原燃料使用成本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本地和周边原料燃料资源应用比例逐步扩大之后,必须采用新的高炉冶炼操作理念实现各个冶炼参数在具体条件下的和协发展,达到在入炉品位降低条件下提高高炉产量、同条件下降低综合燃料比的目的。
就云南地区钢铁企业传统冶炼参数特点及效果看,入炉综合品位、焦炭质量的不足限制了进一步提升高炉利用系数、低硅冶炼、大煤比等技术的实施。尤其是,对于1000m3以上高炉,高炉利用系数长期低于3.30t/(m3.d),并且,铁水硅偏差0.1。
现有实现低品位高利用系数冶炼并能长周期稳定顺行的方法,仍然建立在整体入炉原燃料品质及稳定性较高的水平条件下。如前述第一类、第二类钢铁企业高炉入炉矿石品位均远大于53.0%,焦炭灰分低于12%;有的钢铁企业入炉品位低于或接近53.0%,并具有高钒钛渣冶炼的特点,取得了较高冶炼强度和稳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但1000m3高炉并未长期稳定达到3.50t/(m3.d)以上利用系数。并且,其使用焦煤灰分较低,也不具备大量使用外购焦炭、100%外购球团矿的特点,整体受外界资源条件影响较小,资源来源稳定性强。
在规模化大比例利用云南本地及周边资源如高硅精矿、钒钛精矿、球团矿及较高灰分、硫分焦炭、煤粉,在1000m3高炉入炉综合品位53.0%、焦炭灰分13.80%、煤粉灰分12.80%条件下进行低硅低硫高炉冶炼,获取3.65t/(m3.d)高炉利用系数并长期稳定顺行的高炉冶炼方法,则未见有相关文献报导。即,前述各类钢铁企业并未体现出铁矿石高硅高铝低品位、高灰分煤焦以及高利用系数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8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磁性物质收集装置
- 下一篇: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