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氧化的铜线退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8906.4 | 申请日: | 202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军;李钢;李泽炼;张书红;易晓勇;朱丽榆;左君;顾相伟;陈超;彭祖平;谭锦明;粱小峰;赵洁明;钟永树;孙晓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源广顺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2F1/02;C21D1/26;C21D9/56;C21D9/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铜线 退火 方法 | ||
1.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0.05-0.80mm直径的铜线,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穿线:将待退火铜线(7)穿过退火炉的退火管(11)并引至收线盘;
步骤二、预喷淋:向退火管(11)内喷淋浓度为5%-10%的乙醇水溶液,喷淋时间为2s,喷淋量为2ml/s;
步骤三、退火:使铜线(7)以1-5m/s的速度穿过退火炉,退火炉温度分布为:0m-3m为385℃-660℃、3m-6m为385℃-660℃,6m以上为385℃-660℃;
步骤四、喷淋:当步骤三中某根铜线停线时,向对应退火管(11)内喷淋浓度为5%-10%乙醇水溶液,喷淋间隔为120s、单次喷淋时间为2s、喷淋量为2ml/s;
步骤五、冷却:铜线(7)从退火炉内出来后进入冷却池中,该冷却池内为添加有助焊剂的蒸馏水;
该方法中使用的退火炉包括炉体(1)、喷淋机构(2)、储液箱(3)、空气瓶(4)、空压机(5)、过滤器(6)、过线感应器(10),所述炉体(1)与地面呈40°-60°夹角倾斜设置并且其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退火管(11),所述喷淋机构(2)设置在所述炉体(1)较高的一端并且其下方设置有集液池(13),该喷淋机构(2)与所述储液箱(3)相连,所述储液箱(3)与所述空气瓶(4)相连,所述空压机(5)设置在所述空气瓶(4)上并与之相连;
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主管(21)、电磁阀(22)、连接管(23)和喷淋管(26),所述主管(21)与所述过滤器(6)相连,所述主管(21)通过三通连接有若干个电磁阀(22),所述各个电磁阀(22)均通过所述连接管(23)与所述喷淋管(26)的一端相连,该喷淋管(26)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退火管(11)的上侧面并且二者进口方向的夹角为60°-70°;
所述储液箱(3)内储存有乙醇水溶液,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含量为5%-10%,该储液箱(3)顶部设置有注液口(31),该注液口(31)由一阀门(36)控制开关,所述储液箱(3)的顶部通过进气管(33)与所述空气瓶(4)相连,并且该进气管(33)上设置有泄压阀(34),该储液箱(3)一侧设置有液位显示管(32),并且该储液箱(3)侧面底部通过出液管(35)与所述过滤器(6)相连;
所述空气瓶(4)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41),该气压传感器(41)和所述空压机(5)、电磁阀(22)、过线感应器(10)均与所述控制器(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管(11)的数量为36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3)和喷淋管(26)之间设置有分流器(24),所述分流器(24)引出若干根支管(25),所述各个支管(25)与所述喷淋管(26)一一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为酒精过滤器,其内设置有通孔直径不大于0.22微米的滤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5)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空压机交替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两组滚轮(12),所述滚轮(12)位于所述集液池(13)上方,铜线(7)依次穿过所述两组滚轮(12)后进入所述退火管(11)内并从另一端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管(11)包括由铜制成的连接头(111)和由不锈钢制成的退火管本体(112),所述连接头(111)一侧与所述喷淋管(26)相连,该连接头(111)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退火管本体(112)上并通过定位销(113)固定使喷淋管(26)朝向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线防氧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后还包括干燥,该干燥方式为由无纺棉布擦拭后再进行风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源广顺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未经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源广顺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8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