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9098.3 | 申请日: | 202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韦良锦;张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22 | 分类号: | F02F3/22;F02F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2 | 代理人: | 王浩楠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内冷油道 进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上设置有左销孔、右销孔,还包括出油孔、进油孔,所述出油孔设置在左销孔和右销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方向,且出油孔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E=40‑50°。本发明具有降低机油从内冷油道流出的速度,能让机油在内冷油道中充分震动吸收热量;能对连杆衬套进行润滑,且增大钢活塞进油的机油捕集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适应性等要求的提高,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及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动机向高负荷、高功率、高强化方向发展,活塞承受的热负荷变得更加苛刻,对活塞冷却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分别位于销座的两侧,且油孔的中心线与活塞中心线保持平行,即垂直向下,如此一来,内冷油道的出油速度较快,且出来的油直接落入油底壳,没有能对连杆衬套进行润滑。其次,由于钢活塞内冷油道与内腔之间的距离很小,即壁厚很薄,钢活塞的进油孔无法像铝活塞一样,无法将进油孔设计成喇叭口,由此机油捕集率会比铝活塞有所降低,从而导致钢活塞冷却润滑差,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旨在解决内冷油道的机油流出速度过快,以及没能对连杆衬套润滑,活塞进油时机油捕集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上设置有左销孔、右销孔,还包括出油孔、进油孔,所述出油孔设置在左销孔和右销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方向,且出油孔轴线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E=40-50°。
优选的,所述进油孔处设置一个平面凸台。这样的设计可以加厚了内冷油道和内腔的壁厚增加其刚度。
优选的,所述进油孔沿机油流动方向孔径由大逐渐缩小呈喇叭状。这样设置可以收集到喷钩喷进的更多的机油来冷却活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结构,其出油孔油道采取一定角度倾斜,可以使得机油停留在活塞内冷油道的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有助于活塞的来冷却;其次,出油孔正对连杆顶部,从内冷油道出来的机油,可以流到连杆小头,进一步润滑活塞连杆衬套;再次,在进油孔处先设置一个平面凸台,加厚了内冷油道和内腔的壁厚,从而油孔设置层喇叭口形状,这样可以捕集到喷钩喷进的更多的机油,增加了活塞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活塞内冷油道进出油孔B-B向剖视图;
图中,1-出油孔、2-进油孔、3-活塞本体、4-内冷油道、5-右销孔、6-平面凸台、7-左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9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