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分度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9912.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澳精密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0 | 分类号: | B24B55/00;B24B49/12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高杰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分度头 | ||
一种数控分度头,属于磨床加工技术领域。方案如下:包括:伺服电机、实芯蜗杆、空芯蜗杆、涡轮、芯轴、光栅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实芯蜗杆连接,所述实芯蜗杆与所述空芯蜗杆连接,所述实芯蜗杆与空芯蜗杆均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光栅尺与所述芯轴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数控分度头通过实芯蜗杆、空芯蜗杆以及涡轮的高齿面接触配合,运转平稳,传递扭矩大、定位自锁,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分度头分度精度和分度柔性,配合光栅尺的使用,从而实现高精度重荷载切削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分度头。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在现有技术中的磨床,在进行重荷载切削加工时,无法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加工精度较高的磨床,又无法对重量大的工件进行加工。现有技术中的磨床也无法实现多方向高精度对重型工件进行加工。
分度头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应用十分广泛,在传统的机械工业中,采用的多是手工分度头,其分度精度低,分度柔性差,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现有的磨削刀具转向就够单一,无法满足多方向,全方位、立体化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度头的分度精度低和分度柔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控分度头,该分度头高齿面接触配合,运转平稳,传递扭矩大、定位自锁,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分度头分度精度和分度柔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分度头,包括:伺服电机、实芯蜗杆、空芯蜗杆、涡轮、芯轴、光栅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实芯蜗杆连接,所述实芯蜗杆与所述空芯蜗杆连接,所述实芯蜗杆与空芯蜗杆均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光栅尺与所述芯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齿形,所述实芯蜗杆与空芯蜗杆上分别设有若干工作齿面,所述工作齿面与齿形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实芯蜗杆与空芯蜗杆上分别设有4个工作齿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数控分度头通过实芯蜗杆、空芯蜗杆以及涡轮的高齿面接触配合,运转平稳,传递扭矩大、定位自锁,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分度头分度精度和分度柔性,配合光栅尺的使用,从而实现高精度重荷载切削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度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度头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度头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41-伺服电机、42-实芯蜗杆、43-空芯蜗杆、44-涡轮、 45-芯轴、46-光栅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数控分度头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数控分度头,包括:伺服电机41、实芯蜗杆42、空芯蜗杆43、涡轮 44、芯轴45、光栅尺46,所述伺服电机41与所述实芯蜗杆42连接,所述实芯蜗杆42与所述空芯蜗杆43连接,所述实芯蜗杆42与空芯蜗杆43均与所述涡轮 44连接,所述涡轮与所述芯轴45连接,所述光栅尺46与所述芯轴4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44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齿形,所述实芯蜗杆42与空芯蜗杆43上分别设有若干工作齿面,所述工作齿面与齿形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实芯蜗杆42与空芯蜗杆43上分别设有4个工作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澳精密工业(大连)有限公司,未经博澳精密工业(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9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基抗菌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