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0698.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项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国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86;H01M4/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2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催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1)向全氟磺酰氟树脂的溶液中通入氨气,使全氟磺酰氟树脂中的磺酰氟基团转化为磺酰胺基团,得到第一分散液;将催化剂、导电碳材料和PTFE乳液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形成第二分散液;将第一分散液和所述第二分散液混合均匀,得到前体分散液;2)向前体分散液中加入全氟磺酰氟树脂的交联剂以及三甲胺或三乙胺,微波处理,调节反应液pH至3~5,得到催化层分散液;3)将催化层分散液应用在聚合物电解质膜上,形成燃料电池催化层。本发明的方法可使得离子聚合物在催化层中均匀混合,同时维持催化层稳定,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运行效率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清洁无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交通运输、信号基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膜电极组件(MEA)和双极板,其中膜电极组件由两侧装配有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的聚合物电解质膜以及气体扩散层组成。双极板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设置有流道,且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与MEA两侧的气体扩散层接触。氢气从阳极一侧进入单元燃料电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离为质子和电子,质子穿过聚合物电解质膜到达阴极并与氧气结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无法穿过质子交换膜的电子会从燃料电池中流出进入外电路,产生电能。
催化层(包括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通常分别包括离子聚合物、催化剂和导电碳材料。催化层中的离子聚合物一方面可作为的离子基团为质子交换位点。由于燃料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需要反应气体、质子和催化剂参与,并对气体、质子和电子进行有效传输,燃料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需要发生在催化层的三相反应界面(反应气体、催化剂和传导质子的水),因此离子聚合物与催化剂和导电碳材料的均匀混合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成熟的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混合均匀的离子聚合物、催化剂和导电碳材料的催化剂墨水通过丝网印刷、喷涂或转印的方式应用到聚合物电解质膜上。离子聚合物中,平均每摩尔酸性离子基团对应的质量(即离子聚合物质量/酸性离子基团数量,equivalent weight,单位为g/mol)对离子聚合物在催化剂墨水中的分散情况有较大影响。如果平均每摩尔酸性离子基团对应的质量过高,离子聚合物亲水性较低,在催化剂墨水中不易与催化剂以及导电碳材料充分混合均匀,会导致催化层中的三相反应界面分布不够均匀,影响气体、质子和电子传导效率以及电化学反应效率;如果平均每摩尔酸性离子基团对应的质量过低,离子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由于燃料电池是在有水的环境下运行,容易导致整个催化层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离子聚合物在催化层中均匀混合,同时维持催化层稳定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方法,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全氟磺酰氟树脂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然后通入氨气,使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中的磺酰氟基团转化为磺酰胺基团,得到第一分散液;将催化剂、导电碳材料和PTFE乳液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形成第二分散液;将所述第一分散液和所述第二分散液混合均匀,得到前体分散液;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的质量与全氟磺酰氟树脂中磺酰氟基团的摩尔量之比小于600g/mol;
2)向所述前体分散液中加入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的交联剂以及三甲胺或三乙胺,微波处理使得所述全氟磺酰氟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接着调节反应液pH至3~5,得到催化层分散液;
3)将所述催化层分散液应用在聚合物电解质膜上,形成燃料电池催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国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国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0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