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1326.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韶越;何志成;尚继辉;张宾;陈小虎;时金利;张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G06N3/04;G06N3/08;G06N20/00;B66C13/16;B66C1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集装箱 吊装 作业 卡车 安全 智能 保护 系统 | ||
1.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硬件组成包括数字相机(1)、激光雷达(2)以及高性能工控机(3)。所述的数字相机(1)和激光雷达(2),通过光纤与高性能工控机(3)连接。
2.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软件组成包括智能视频分析模组(4)。所述的智能视频分析模组(4),采用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可以通过像素判别的方法找出图像中卡车车头、卡车托盘、卡车负载这三类感兴趣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系统硬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相机(1),安装在轮胎吊的两端。数字相机的安装位置,可以保证在不同卡车卸货位置,卡车托盘和卡车负载都能进入相机视场;同时卡车在正常的卸货位置时,卡车车头不会占据相机视场超过2/3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系统硬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雷达(2),安装在轮胎吊的中间下部,离地200mm~1000mm。激光雷达的扫描平面,与水平面夹角范围在±15°内,以保证卡车在正常作业位置时,可以横扫到卡车侧面的若干个轮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系统软件特征在于,视频分析模组(4),采用了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图像分割算法。分割算法为输入图像上每一个像素分配一个标签。标签从卡车车头、卡车托盘、卡车负载和背景这四类中选择一个。具体选择过程为:将图片作为输入项传入神经网络,输出项为每个像素对于每个标签类的选取概率。取最大选取概率的标签,赋给当前像素。此过程称之为正向传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系统软件特征在于,视频分析模组(4),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算法中的深度神经网络,网络各层的参数,根据训练数据最优拟合而来。最优化拟合的过程采用梯度下降法,通过逐步迭代达到最小化损失函数的目的。单次计算梯度的过程,称之为反向传播。用来反向传播的训练数据,由人工标记数字相机(1)和激光雷达(2)获取的原始数据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卡车安全智能保护系统,其系统软件特征在于,视频分析模组(4),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算法中的深度神经网络,用来反向传播的大量训练数据,保存在非现场的云端服务器上,服务器被称为训练端。所有标记和训练的过程,都在训练端进行。系统现场所用的高性能工控机(3),称之为部署端,只保存有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和最优化的参数。部署端一方面通过正向传播实现图像分割,另一方面也保存新的有效作业数据,定期将数据远程回传给训练端。训练端将人工清洗、整理、标记后得到的作业数据,加入原有训练数据,形成卡车防吊起视频大数据库。训练端还不定期继承训练,优化深度神经网络所有层的参数,再更新到部署端上,提高对各类车头、托盘和负载的识别率。从而本系统的软件组成,具有一定的机器学习能力,智能化表现随着大数据的积累越来越高,直至完全和人工判断的正确率不相上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3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