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1409.X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3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园园;薛英林;赵峥;卢亚军;陈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式 制动 电阻 变换器 电磁 等效 建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子模块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子模块中各主要元件进行等效建模;
2)对运行过程中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子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并基于步骤1)中各主要元件的等效模型,得到不同运行状态下子模块的戴维南等效电路,进而得到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支路戴维南等效电路;
3)将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支路戴维南等效电路代入柔直系统网络进行求解,得到含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子模块中各主要元件进行等效建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对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子模块拓扑结构进行分析,获得子模块包含的主要元件,所述主要元件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二极管、电容、均压电阻、限压电阻元件;
1.2)对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在导通状态及关断状态的等效电阻进行分析,并将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等效为受IGBT触发指令控制的可变电阻;
1.3)对二极管在导通状态及箝位状态的等效电阻进行分析,并将二极管等效为受运行状态控制的可变电阻;
1.4)对电容进行等效分析,并将电容等效为由等效历史电压源vCEQ(t-ΔT)与等效电阻rCEQ串联组成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将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等效为受IGBT触发指令控制的可变电阻是指:
当触发指令为1时IGBT导通,将其等效为阻值为0.01Ω的电阻;
当触发指令为0时IGBT关断,将其等效为开路状态;
所述步骤1.3)中,将二极管等效为受运行状态控制的可变电阻是指:
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其等效为阻值为0.01Ω的电阻;
当二极管处于钳位状态时,将其等效为开路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所述电容的等效历史电压源vCEQ(t-ΔT)和等效电阻rCEQ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ΔT为仿真步长;C为子模块电容;iC(t-ΔT)为子模块电容历史电流;vC(t-ΔT)为子模块电容历史端间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获得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支路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基于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子模块内各主要元件的等效模型,将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子模块拓扑结构等效为电阻与电压源串并联的形式;
2.2)对子模块中第一IGBT与第二IGBT的触发指令进行排列组合,得到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的子模块的运行状态;
2.3)对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中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各子模块进行进一步简化等效分析,并计算得到各子模块的端口电压vSM与电容电流iC(t);
2.4)基于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中第一IGBT导通的子模块个数以及步骤2.3)中不同运行状态的子模块的端口电压vSM,将混合式制动电阻变换器等效为由支路历史电压源varmEQ(t-ΔT)与支路等效电阻rarmEQ串联组成的支路戴维南等效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4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线材的漆包绞线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印刷校准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