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1656.X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凡磊;刘鲁伟;王鹏康;赵艳珩;王冰冰;余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N10/17 | 分类号: | H10N10/17;H10N15/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1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温差 电池 发射极 接收 温度 结构 装置 | ||
1.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包括发射极(1)和接收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1)外部焊接有隔热筒(2),所述隔热筒(2)下方焊接有上法兰(4),所述上法兰(4)下方焊接有陶瓷环(5),所述陶瓷环(5)下方焊接有下法兰(6),所述下法兰(6)内部焊接有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与所述接收极(3)相焊接固定,所述下法兰(6)下方焊接有散热器(8),所述散热器(8)内壁上焊接有铯管(9);
散热器(8)与铯管(9)接触处采用钯银铜焊料环进行钎焊;
向所述散热器(8)中通常温下的水流或者吹自然风,使散热器(8)在自然水冷状态下工作或者在自然风冷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1)下表面与所述接收极(3)上表面之间距离间隔为0.2毫米。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筒(2)的厚度在0.2-0.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6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