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平衡式电动采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1769.X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姚嘉;黄升;吴顾斌;蒋红达;方子祥;梁文辉;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A01D46/22;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电动 采茶 | ||
一种自走平衡式电动采茶机。现有采茶机的结构复杂,难以应对不同地势的茶园环境,本发明中自调节平衡总成设置在自走系统上,自调节平衡总成上设有采茶器,两个单体移动车并列设置,定位架的底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单体移动车上;每个升降杆的下端穿过定位架与一个单体移动车固接,每个升降杆的上端铰接有液压箱,中间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箱相铰接,中间梁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弧形块,每个弧形块设在液压箱内,每个弧形块与其对应的中间梁的端部固接,每个弧形块的下端为朝向液压箱底部的弧形凸起端,每个液压箱内注入有油液,中间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箱相连通。本发明用于茶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茶机,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平衡式电动采茶机。
背景技术: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活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而饮茶就是其中的追求。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家里,饮茶已成为大多数 人饭前饭后的习惯。茶业在近几十年来发展得很快,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生产模式,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采茶工作的改进,以前人工方式的采茶逐渐被采茶机取 代,而且采茶机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自走式农用机械,几乎 都是用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作为自走动力的来源,这种方式存在功率低、能耗高、污染 大、工作成本高的缺点。由于目前电动自行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可靠,而且电动自行车、 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等电动车越来越普及,所以电动自走式农用机械的发展将会越 来越快。
在近十年前,我国很多地方对茶叶的采摘还是依靠手工进行,虽然这样的劳动方式使茶叶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但其同样会使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茶叶有一个特点,就 是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这就决定了手工采茶需要很大的劳动力才能把茶叶 及时采摘完。采茶地区因人工有限而种植面积扩大易出现人手不足的现象。基于该情 况,近十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采茶机,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传统汽油采茶 机存在油耗多、噪音大、污染重、不灵活、操作受地势限制等此类缺点,不能满足无 公害和有机茶园的要求。为了节能环保,市场上又出现了单人操作或者双人操作的电 动采茶机,但是都是手提操作为主,这种方式对采茶工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和 不便性的。而且手提操作采茶机不容易把握好采茶的平衡度,这会对茶叶有一定的损 坏,影响到茶叶的质量,电动采茶机因自身平衡性不稳定,难以适用于不同地势的采 茶环境,导致采茶质量以及采茶效率难以平衡和兼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平衡式电动采茶机。
一种自走平衡式电动采茶器,包括采茶器、自调节平衡总成和自走系统,自调节平衡总成设置在自走系统上,自调节平衡总成上设置有采茶器,自走系统包括转向框 架、定位架和两个单体移动车,两个单体移动车并列设置,转向框架设置在两个单体 移动车的前进端之间,定位架设置在转向框架的后方,定位架的底部分别设置在两个 单体移动车上;
所述自调节平衡总成包括中间梁、两个液压箱、两个连接管、两个弧形块和两个升降杆,所述两个升降杆竖直并列设置,每个升降杆的下端穿过定位架与一个单体移 动车固定连接,每个升降杆的上端铰接有一个液压箱,中间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 箱相铰接,中间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弧形块,每个弧形块设置在液压箱内,每个弧 形块与其对应的中间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每个弧形块的下端为朝向液压箱底部的弧形 凸起端,每个液压箱内注入有与弧形块相配合的油液,中间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 连接管,每个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箱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发明结构合理可行,能够实现自调平衡和自行走的效果,适用于多种地 势形态的茶园环境中,节省人力,既能够简化采茶的操作难度,还能够提高采茶的工 作效率。
二、本发明结构整体平衡稳定性能高,自平衡的调节过程无需人工监控,能够 根据具体地势环节实时快速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档案装订用卧式打孔穿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冲吸式口护气管插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