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在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脓毒症并发症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1879.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明;朱霞;刘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P31/14;A61P11/00;A61P31/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2220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治疗 2019 新型 冠状 病毒感染 脓毒症 并发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臭氧在制备用于抑制或治疗人感染冠状病毒特别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脓毒症并发症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利用医用臭氧主动诱导内源性抗炎机制来减轻脓毒症肺损伤,即不再拘泥于调控膜上某单一靶点及其相关单一机制来治疗ALI,而是从免疫调节入手,通过AMPK主动诱导SOCS3表达,抑制TLR4‑p38‑TF/MMP‑9来减轻ALI。本发明为研发新的抗ALI药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优良靶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地,涉及医用臭氧在制备用于抑制或治疗人感染冠状病毒导致的脓毒症并发症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涉及医用臭氧在制备用于抑制或治疗人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脓毒症并发症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因感染2019-nCoV导致的肺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
病毒造成的炎症因子风暴造成的肺部为主的多器官损伤是此次COVID-19危重病人的核心病理机制,危重病人广泛存在重度缺氧并伴随急性肺损伤(简称:ALI)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简称:ARDS)。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全球广泛流行的危重症之一。ARDS是脓毒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60%,其特征是肺泡-毛细血管屏障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严重低氧血症。ARDS患者需要插管和机械通气,目前的标准治疗包括肺保护性通气,以减少肺泡高压引起的肺损伤。气压伤与炎症增加和预后较差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募集,血管内凝血,内皮损伤,表面活性物质损失,氧化应激都是脓毒症严重肺损伤的机制。死于ARDS的患者的尸检活检显示肺血管中有更多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沉积。
目前的病毒感染后期病人危重期非常类似脓毒症造成的损伤,所以借鉴脓毒症肺损伤的机制来保护COVID-19极为重要。遗憾的是,ALI和ARDS至今未有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极为迫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发明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意外地发现,医用臭氧在抑制或治疗人感染2019-nCoV导致的脓毒症肺损伤具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医用臭氧在制备用于抑制或治疗人感染冠状病毒导致的脓毒症并发症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作用于机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脓毒症并发症是指急性肺损伤。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脓毒症并发症是指急性呼吸窘迫。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全球广泛流行的危重症之一。急性呼吸窘迫(简称:ARDS)是脓毒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60%,其特征是肺泡-毛细血管屏障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严重低氧血症。
在本发明中,所述冠状病毒是指2019-nCoV。
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发现,所述医用臭氧通过抑制TF和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或治疗脓毒症并发症。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个由2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单链糖蛋白,分子量约为47kDa。它通过与因子Ⅶ/Ⅶa结合而启动血液凝固级联反应。TF可以通过激活缺氧诱导因子HIF-α参与肺功能调节。另一方面,TF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与TFPI共同调节肺内皮的通透性,从而调节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未经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1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