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能运维生产线的装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2086.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军;杨代强;赵鹏展;熊建国;刘玉梅;马骉;吕值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11/02 | 分类号: | B23K11/02;B23K11/31;B23K11/36;B23K37/0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数据 平台 智能 生产线 装配 机构 | ||
1.一种用于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能运维加工生产线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1),用于承载固定工装(2),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V形的连接件(100)的固定工装(2)并能够在装配时实现连接件(100)旋转至水平状态;
压装焊接机构(3),能够通过水平移动机构(4)实现其水平移动,压装焊接机构(3)与固定工装(2)配合以实现加强筋(101)与连接件(100)的焊接固定;
所述载具(1)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连接柱(13),所述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通过连接柱(13)连接固定;
所述固定工装(2)包括铰接座(21)、基座(22)、夹持座(23)、扭簧(24)、齿轮以及电磁锁紧机构(27),所述铰接座(21)固定于顶板(12)的顶面,基座(22)通过其两端的转轴转动连接于铰接座(21)上,其中一端的转轴还安装有所述的扭簧(24),另一端的转轴连接至所述的齿轮,齿轮的下部穿过顶板(12)上的通孔一(14)并延伸至顶板(12)的下方,所述夹持座(23)固定于基座(22)的顶部且其上设有与连接件(100)的外形相配合的放置槽(231),放置槽(231)的两端封闭,其中一端安装有所述的电磁锁紧机构(27),以实现连接件(100)的夹紧固定,放置槽(231)的底部设有通孔二(232)并安装有负极导电棒(355),顶板(12)的底面设有一负极固定板(356),负极固定板(356)上设有与负极导电棒(355)连接的负极触头(357),电磁锁紧机构(27)由顶板(12)顶部设置的电源(29)供电并由顶板(12)顶部设置的控制器(25)控制其启闭,铰接座(21)左侧的顶板(12)上还设有一限位机构(28);
所述压装焊接机构(3)包括压装平台(31)、导向板(32)、夹持机构(33)、正极导电机构(34)、负极导电机构(35)以及齿条(36),所述压装平台(31)包括上板(311)、下板(312)以及立板(313),上板(311)与下板(312)之间通过位于二者同一端的立板(313)连接固定,导向板(32)安装于立板(313)的后端,所述夹持机构(33)安装于上板(311)的顶面并用于加强筋(101)的夹紧固定,正极导电机构(34)安装于夹持机构(33)上并用于给加强筋(101)一个正极电流,所述负极导电机构(35)安装于下板(312)的顶面并用于给负极触头(357)一个负极电流,负极导电机构(35)一侧的下板(312)上还设有一滑轨(38),齿条(36)能够与齿轮啮合,齿条(36)滑动连接于滑轨(38)内且其后端连接至缓冲机构(37);
所述夹持机构(33)包括固定块(331)、转动块(332)、支座一(333)、复位弹簧二(334)以及支座二(335),固定块(331)固定于上板(311)上,转动块(332)转动连接于位于上板(311)底面的支座一(333)上,且转动块(332)的后侧连接至复位弹簧二(334),复位弹簧二(334)的另一端连接至上板(311)底面的支座二(335)上,上板(311)的前端设有与转动块(332)配合的缺口;
所述正极导电机构(34)包括正极导电板(341)和正极接头(342),正极导电板(341)固定于固定块(331)前端的安装槽内并连接至正极接头(342),正极导电板(341)的前端面设有与加强筋(101)上的弧形缺口(102)相配合的定位筋;
所述负极导电机构(35)包括负极安装座(351)、负极接线套(352)、复位弹簧三(353)以及负极导电头(354),负极安装座(351)安装于下板(312)的前端,负极接线套(352)滑动连接于负极安装座(351)上并水平设置,位于负极安装座(351)两侧的负极接线套(352)上还安装有用于限位的环形套,复位弹簧三(353)套设于负极接线套(352)上并位于前端的环形套与负极安装座(351)之间,所述负极导电头(354)安装于负极接线套(352)内;
所述缓冲机构(37)包括缓冲块(371)、连接板(372)、导向杆二(373)以及复位弹簧四(374),缓冲块(371)固定于滑轨(38)的后端并滑动连接有所述的导向杆二(373),导向杆二(373)的前端固定有所述的连接板(372),连接板(372)与缓冲块(371)连接,复位弹簧四(374)套设于导向杆二(373)并位于连接板(372)与缓冲块(37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0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刀具
- 下一篇:一种拉曼光谱信号增强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探测系统光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