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妆品防腐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2177.X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棠;陈婷;安永贞;刘婧;李洁;李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Q19/00;A61Q19/08;C08B3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妆品 防腐剂 | ||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防腐剂;包括羧甲基半纤维素CMHC或者对羟基苯甲酸羧甲基半纤维素酯P‑CMHC。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化妆品的毒性,提供了一种由半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制备羧甲基半纤维素,以及羧甲基半纤维素再与对羟基苯甲酸进行酯化取代反应制备对羟基苯甲酸羧甲基半纤维素酯,两者均具有极强的保湿、抗氧化、抑菌与防腐性能且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妆品防腐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防腐剂。
背景技术
化妆品防腐剂是防止化妆品变质的添加剂,目的是杀灭和抑制化妆品中的微生物,防止化妆品二次污染。目前,化妆品中原料使用的主要依据是由我国原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在我国限量使用的化妆品防腐剂有56种。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苯氧乙醇等醇类防腐剂等。由于化妆品的主要成分是水、油脂、蛋白质等,都是微生物容易滋生的营养物质,而微生物会导致化妆品的腐败,甚至会引发过敏,因此,为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一般化妆品中都会含有防腐剂。故“不含防腐剂”已成为是当下化妆品宣传中的一个重要卖点。在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下,要做到不添加防腐剂而具有较长保质期的化妆品实属不易,商家们在宣传“不含防腐剂”中更多的还是打了擦边球。化妆品是由各种原料生产的,而这些原料在被送到生产商工厂前便有可能都各自添加了防腐剂,而根据国家标准,为保护原料而添加的适量防腐剂可不必在成分中标注。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是一种被添加于化妆品、药品、食品中的防腐剂。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经过多次的实验检测,成功证实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效果较好。故研究者建议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制备防腐剂的原料。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即尼泊金酯类防腐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状,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抑制菌落的生长。在1923年,作为防腐剂成分的对羟基苯甲酸酯被正式投入生产。经过生产工艺不断进步和提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应用已经覆盖到化妆品、医药、食品等等这些极具市场力的领域,可以说对羟基苯甲酸酯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防腐剂成分之一。有相关研究报道如果人体过多使用含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化妆品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还有实验研究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具有仿雌激素的这一可怕的毒副作用,研究者曾在乳癌的肿瘤找到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踪迹并证实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参与了乳癌细胞的生长历程。由此可见,若能减少化妆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人体造成的慢性毒性作用亦或是寻求一种绿色防腐剂作为现有防腐剂的替代品都将成为化妆品行业的质的飞跃。
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半纤维素除了作为纸浆中的一种成分被用于造纸外,大部分的半纤维素都会流失于废液中。在制浆废液中,半纤维素经过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工艺的处理已经是具有较天然半纤维素更多特性的半纤维素。迄今为止,已有很多的研究者对半纤维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半纤维素可被应用于食品、造纸、制药等诸多领域。相关的文献表明,水溶性半纤维素,表现出抗菌活性,可以有效地用作食品和饮料的防腐剂。当水溶性半纤维素被用作防腐剂时,只需少量就可获得满意的抗菌活性,而且通过发明者进一步努力的研究,结果发现水溶性半纤维素联合苯甲酸可明显提高抗菌活性。从禾本科植物、木材或其他纸浆的碱抽出液中分离出的水难溶性或水不溶性半纤维素经过局部水解,变为水溶性糖类、,或者将这些半纤维素进一步羧甲基化变为水溶性半纤维素,可制备完全无毒性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若能将制浆废液中的半纤维素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无论是在制浆工艺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会是一大创新之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防腐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妆品防腐剂,包括羧甲基半纤维素CMHC或者对羟基苯甲酸羧甲基半纤维素酯P-CMHC。
CMHC的制备方法采用下式(I),P-CMHC的制备方法采用下式(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雾器
- 下一篇:一种全面屏触控加固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