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动移载上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2180.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姜杉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动 移载上料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动移载上料机构,利用连杆机构,将两个偏心的圆盘连在一起,同时将连杆延伸做为载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单一电机驱动,两个偏心圆盘的组合,多级随动结构,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将物料从高处平稳地平动移载物料到下方上料工位同时使得物料不发生旋转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取车驱动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动移载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制造领域中,目前对于弯线以及其他部件进行上料,需要保持对于部件的方位进行调整,从而和后续加工机械进行配合。
在传统物料平动移载流水线上,在上料过程中物料会随着圆盘的旋转而发生反转,状态改变,无法衔接下一道工序。
现有技术中,有利用带定位凹槽的传送辊对于物料进行转移,但是这种方法中,凹槽和部件之间的精度要求较高,可能存在凹槽中的部件在辊转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以外情况,从而影响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同时一般凹槽仅能针对固定尺寸的部件进行转移,从而应用场景受限。
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方案中使用机械臂进行上料,机械臂操作精准,但一方面机械臂结构复杂,导致设备成本较高,维护使用成本也较高;另一方面驱动机械臂受液压杆和电机的效率影响,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应大规模推广。
故,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对于物料进行平动移载,同时设备成本低的上料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披露了一种平动移载上料机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平动移载上料机构,包括传动转轴结构(1)、第一转盘组(2)、第二转盘组(3)、固定支架(4)和驱动电机(5);
所述第一转盘组(2)包括第一前置转盘(2-1)、第一后置转盘(2-2)和至少二个第一转盘组连杆(2-3);所述第二转盘组(3)包括第二前置转盘(3-1)、第二后置转盘(3-2)和至少二个第二转盘组连杆(3-3);所述第一转盘组连杆(2-3)上设置有第一转盘组连杆后连接孔(2-3-1)、第一转盘组连杆前连接孔(2-3-2)和第一转盘组连杆物料托(2-3-3);所述第二转盘组连杆(3-3)上设置有第二转盘组连杆后连接孔(3-3-1)、第二转盘组连杆前连接孔(3-3-2)和第二转盘组连杆物料托(3-3-3);
所述第一前置转盘(2-1)和所述第一后置转盘(2-2)上距离转盘中心相同距离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前置转盘连杆插销孔(2-1-3)和第一后置转盘连杆插销孔(2-2-3);所述第一前置转盘(2-1)通过所述第一前置转盘连杆插销孔(2-1-3)栓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组连杆(2-3)的第一转盘组连杆后连接孔(2-3-1);所述第一后置转盘连杆插销孔(2-2-3)栓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组连杆(2-3)的第一转盘组连杆前连接孔(2-3-2);
所述第二前置转盘(3-1)和所述第二后置转盘(3-2)上距离转盘中心相同距离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前置转盘连杆插销孔(3-1-3)和第二后置转盘连杆插销孔(3-2-3);所述第二前置转盘(3-1)通过所述第二前置转盘连杆插销孔(3-1-3)栓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组连杆(3-3)的第二转盘组连杆后连接孔(3-3-1);所述第二后置转盘连杆插销孔(3-2-3)栓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组连杆(3-3)的第二转盘组连杆前连接孔(3-3-2);
所述第一前置转盘(2-1)和所述第二前置转盘(3-1)通过所述固定支架(4)固定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第一后置转盘(2-2)和所述第二后置转盘(3-2)通过所述固定支架(4)固定在同一轴线上,同所述第一前置转盘(2-1)和所述第二前置转盘(3-1)所处轴线存在轴线偏移;
所述驱动电机(5)连接并能带动所述第一后置转盘(2-2)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邦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线圈线头自动切除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弧形铝材弧形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