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球墨铸铁件焊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2220.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阳;张俊泽;蔡贤富;章东明;李建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大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球墨铸铁 焊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球墨铸铁件焊接装置及方法,包括基础座、推动装置和定向焊接组件,推动装置安装在基础座上,推动装置包括安装板、夹紧座、气缸、推杆、联板、滑条和轨道座,定向焊接组件包括护环、活动环、肋板、焊接座和调节构件;滑条通过齿条连接有定向焊接组件,定向焊接组件中的,护环和活动环均呈圆弧状,护环给活动环限位,齿条水平方向移动时就能带动活动环沿着其中心线转动,其中齿条带动活动环转动为初步调节,调节构件为精密调节,这样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转动旋钮就能带动焊接座上下移动,整个活动环和焊接设备能规律的在待焊接工件外侧移动,这样焊接效果更好,同时无需额外的夹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球墨铸铁焊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球墨铸铁件焊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过程工艺复杂,球墨铸铁件缺陷在所难免,由于铸铁固有的凝固特性,在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焊补区白口和裂纹。而诸如机床床身、大型齿轮及风电器件等球墨铸铁件的缺陷几率较高,而且焊接修复的附加值较大,对缺陷球墨铸铁件实施挽救修复是企业增资节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地球资源。
目前,对球墨铸铁件进行高质量修复的方法是气焊和电弧热态焊。这两种方法用来焊补中小型球墨铸铁件操作方便,效果很好。但若对于大型球墨铸铁件则会因为加(预)热难度大,气焊无法实现熔合焊接;电弧焊冷速过大,焊接区加工性能差。尤其是对于大型球墨铸铁件的较大缺陷,会因为焊接过程热的过度输入而容易造成焊接区应力过大导致球墨铸铁件变形或出现开裂,焊接难度较大。球墨铸铁生产中由于添加了反石墨化的球化元素,焊接区白口、裂纹倾向更大。焊接修复球墨铸铁件比球墨铸铁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其中大型的球墨铸铁管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多个辅助设备对其夹持,还需要及时调节球墨铸铁管的位置,使其满足工作需要,这样进行的焊接工作不仅费时费力,焊接质量还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球墨铸铁件焊接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具有焊接效果更好,同时无需额外的夹持设备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球墨铸铁件焊接装置,包括基础座、推动装置和定向焊接组件,所述推动装置安装在基础座上,推动装置包括安装板、夹紧座、气缸、推杆、联板、滑条和轨道座,所述夹紧座和轨道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板上表面,安装板的通过螺栓与基础座固定连接,夹紧座上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连接同轴心的推杆,推杆的一端与联板连接,联板还与滑条的一端固定,所述滑条的底面与轨道座相配合,滑条顶面安装有齿条,滑条通过齿条连接有定向焊接组件;
所述定向焊接组件包括护环、活动环、肋板、焊接座和调节构件,所述肋板的底端与基础座焊接固定,肋板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护环,护环的内腔壁与活动环活动连接,活动环的顶端安装有焊接座和调节构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环的外壁开始有齿槽,齿槽与齿条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中心线与安装板的表面保持平行。
优选的,所述护环和活动环均呈圆弧状,护环与活动环两者的圆心为同一位置,护环的横截面上开始有通过槽孔和限位槽孔,限位槽孔布置在通过槽孔的两端,通过槽孔和限位槽孔均与活动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安装套、螺纹柱、旋钮、T字块、方块和过渡块,所述旋钮固定在螺纹柱的顶端中心处,螺纹柱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活动环,螺纹柱的底端安装有活动连接T字块,T字块的底端与方块固定,方块的侧壁与活动环接触,方块的侧壁安装有过渡块,过渡块与焊接座的侧壁固定,焊接座还与安装套的内壁活动连接。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球墨铸铁件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对焊接装置进行组装;
S2:然后将其安装在工作位置,其中待焊接工件的中心线与活动环的中心线相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大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含山县大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恒温垫
- 下一篇:一种智能印章的盖章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