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42340.2 申请日: 2020-06-15
公开(公告)号: CN111567532A 公开(公告)日: 2020-08-25
发明(设计)人: 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钱新民;吴雪芬;罗玉明;刘京宝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43/36 分类号: A01N43/36;A01N43/40;A01N33/12;A01N37/40;A01N37/44;A01N45/00;A01N43/12;A01N43/22;A01P21/00;C05G3/00;C05G5/1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瞿晓晶
地址: 2230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稻 耐高温 增产 调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包括独立存在的液体制剂和粉剂;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脯氨酸、助壮素、氯化胆碱、水杨酸、甜菜碱、赤霉素、谷氨酸钠和芸苔素;所述粉剂包括以下组分:甘草酸二钾、葡萄糖酸锌、维生素C、BHT、脱落酸、无水硫酸锌、无水硫酸铁、无水硫酸锰、无水硫酸钼和无水磷酸二氢钾;本发明所述的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能够显著预防或减轻由高温引起减产;在没有发生高温时,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采用液体制剂+粉剂配套组合的形式,能够使调理剂产品的效能发挥更充分,应用效果更显著且稳定,有效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水稻生产过程中高低温、寡照等逆境气候的频繁出现,对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而水稻产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养殖业发展和国计民生。因此,提高水稻耐高温以及结实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最近几年恶劣天气(如高温、冷害等)成常态的情况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最显著,而高温对水稻中后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极大。水稻中后期高温危害通常是指水稻在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就会使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而败育产生空壳;水稻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热害,影响水稻花药开裂和花粉管伸长而导致形成的花不育,增加空秕粒,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结实而造成严重减产且品质显著下降不可恢复的灾害。

目前,国内外对水稻中后期高温危害通常的预防措施主要采用耐热品种、选时播种避开高温、肥水管理调控等措施。但是在生产上可供选择的耐热品种较少且产量较低,因此在生产上实际的应用很少;选时播种避开高温的措施由于受到茬口影响,其调控的余地也不多;而且高温危害的出现往往有突发性;一旦产生高温危害再用常规栽培管理措施去干预基本无效。由此可知,一般性栽培措施对水稻中后期高温危害后的挽救效果并不佳,达不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能够显著预防或减轻由高温引起的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下降而造成的减产;在没有发生高温时,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真正达到有高温灾害时起到防灾保产减损、无高温灾害时增产提质增效的有机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包括独立存在的液体制剂和粉剂;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0~250g/L脯氨酸、21.5~53.75g/L助壮素、46.875~187.5g/L氯化胆碱、1.2~12g/L水杨酸、12~120g/L甜菜碱、11.25~33.75g/L赤霉素、56.25~112.5g/L谷氨酸钠和50~1000mg/L芸苔素;

所述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甘草酸二钾4.9~9.8份、葡萄糖酸锌4.8~18.6份、维生素C 0.96~4.8份、BHT 0.96~4.8份、脱落酸0.8~4份、无水硫酸锌9.6~19.2份、无水硫酸铁4.8~9.6份、无水硫酸锰4.8~9.6份、无水硫酸钼0.96~4.8份、无水磷酸二氢钾0~47.5份。

优选的,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100~200g/L脯氨酸、30~40g/L助壮素、100~150g/L氯化胆碱、5~10g/L水杨酸、50~100g/L甜菜碱、20~30g/L赤霉素、60~80g/L谷氨酸钠和400~600mg/L芸苔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